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希拉克折中处理“首次雇佣合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2日09:25 南方日报

  希拉克折中处理“首次雇佣合同”

  新法案签署但不生效,民众要求对不满之处作出修改

  在法国总统雅克·希拉克11年的总统任期中,3月31日晚上20时(北京时间4月1日2时)的电视讲话恐怕是最令人期待的一次。希拉克将明确自己的立场,支持或反对总理德维尔

潘提出的“首次雇佣合同”法案。

  希拉克最终选择了折中方式。他在讲话中说,他将签署法案,但在生效前,必须在一个新的法律中对原法案作出两处重要修正。

  要求完全撤回法案的工会和学生团体失望之余,威胁发动新的罢工游行。

  希拉克一锤定音

  法国主要电视台当晚都直播了希拉克的讲话。

  希拉克说,他能理解学生们担心找不到工作的心情,但“现在是缓和局势的时候了”。

  希拉克说的“局势”是指最近几周席卷法国的游行罢工。围绕“首次雇佣合同”的废存,法国过去3周来已发生五次示威活动。3月28日,约300万人参与罢工游行。

  成为焦点的“首次雇佣合同”由法国总理德维尔潘提出,法国国会已于上月早些时候通过。根据这项新劳工法,法国20人以上规模的企业,在与26岁以下青年人签订雇佣合同后的最初两年内,可以随时将其解雇,且无需说明解雇原因。

  德维尔潘称,新劳工法案能鼓励用人单位大胆雇用年轻人,从而缓解法国青年人群高达22.8%的失业率。但法国大学生和工会认为,新法案将使年轻人成为“用完即扔”的阶层,从此他们的就业将变得不稳定。

  对立双方主要胶着于新法案的存废。工会和学生要求政府撤回法案,总理德维尔潘则表示愿意做出若干“修正”,但坚持不答应撤回。

  由于总统希拉克拥有最终签署法令的权力,这个“皮球”就被踢到希拉克面前,双方希望希拉克能作出最终裁决。

  暂不实施新法案

  希拉克选择站在总理德维尔潘一方。但也顾虑到学生和工会的吁请,他赞同应对法案作出两项修改。一是把原法案中的“最初两年雇用期”缩短为一年;二是被解雇者有权要求企业说明解雇理由。

  希拉克说,他听说了“许多年轻人及其父母表达的担忧”,但新法案“对于解决就业问题是一项有效措施”。

  希拉克解释说,他支持这项法案是鉴于法国目前糟糕的失业率,“因为在雇用方面束缚太多,企业宁可拒绝订单或把工厂转移到海外,也不愿意雇用新人,即使许多人处在失业状态。”

  希拉克希望利益各方能以大局为重,“在法兰西共和国,当国家利益成为筹码时,不会有赢者,也不会有输者。我们现在应该紧密团结在一起。”

  为了安抚学生们,希拉克答应,在“首次雇佣合同”的相关修正案表决通过前,他不会让法案实施。

  冯武勇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反应

  劳工组织威胁后天继续罢工

  希拉克的立场显然没有令反对者满意。因为后者要求撤回新法案,而不是出台一个修正案弥补。

  法国“工人力量联合会”负责人让-克劳德·迈利说,“我们不需要经过修正的法案”,他表示下周二将发动新的罢工游行。

  法国议会第三大党、法兰西民主联盟主席弗朗索瓦·贝鲁说:“就我所知,这是历史上首次出现这样的事,一项法案被颁布,但又不能生效。为逃避危机,我们冒着被人嘲笑的风险。我希望两者都能避免。”

  美联社说,希拉克此番讲话是在总理德维尔潘和内政部长尼古拉·萨尔科齐之间寻求平衡。萨尔科齐是德维尔潘竞争2007年总统宝座的最大对手,他此前建议德维尔潘暂时撤回法案,以与工会、学生团体等举行磋商。

  目前尚不清楚德维尔潘对希拉克总统这番讲话的反应,但萨尔科齐对此表示欢迎,称这是一个“明智的决定”。

  分析

  进退两难的福利改革

  法国的抗议风潮已持续数周,至今仍无平息迹象。走马上任尚不满一年的总理德维尔潘,面临执政以来最大的挑战和政治风险。

  这场社会危机的导火索是法国政府新近推出的一项劳工法案,名为《首次雇佣合同》。出台这个法案的初衷是鼓励企业大胆雇用年轻人,改革过于僵化的劳工体制,缓解青年失业率高这一法国社会的顽症。然而,事与愿违的是,由于在用工问题上对企业放宽了限制,加之政府同有关各方缺乏沟通与协调,新法案一出台,就遭到了工会组织的强烈批评和抗议。

  这次风潮深刻反映了法国日趋严重的经济困难和社会矛盾。目前的法国经济可用“三高一低”来概括,即高赤字、高逆差、高失业、低增长。其中,居高不下的失业率既是法国经济不景气的标志性指标,也成为社会不稳定的一个重要根源。去年,法国人先对《欧盟宪法条约》说“不”,后又发生大规模的郊区骚乱,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人们对高失业率的不满。

  历届法国政府都把解决失业问题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力求有所突破。然而,见效甚微。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高福利体制的制约。35小时工作制、法定长假、免费医疗以及住房补贴等等,这些社会保障政策,不仅影响着国家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理念。在这一制度下,有些人似乎并不担心失业,因为即使失业也还能坐享救济金和医疗保险等种种实惠。

  随着欧盟的扩大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这种高成本的“养懒人”制度越来越令国家和企业不堪重负。法国的经济政策也不得不继续“向右转”:压缩公共赤字,调整税收,削减福利。然而,要让人们放弃既得利益并非易事。其实,不仅法国,同为欧盟主要成员国的德国和英国,在高福利社会保障制度方面也都处于“改革难、不改也难”的两难境地。去年,德国的社会福利改革就遭到成千上万人的抗议。3月28日,英国百万市政工人举行全国性大罢工,抗议政府拟通过延长退休年龄弥补养老金不足。这是英国80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全国性罢工。

  改革考验着欧洲政治家们的智慧。面对改革,欧盟各国的领导人需要在改革力度和民众的承受能力之间以及市场化和社会公平之间艰难地寻求平衡。

  任民

  图:

  3月31日,一些法国学生在里昂市中心观看总统希拉克的电视讲话时表示抗议。新华社发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