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今天想起林语堂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2日12:00 光明网
廖保平

  中新社台北3月26日电,今天是文学家林语堂先生逝世30周年祭日。台北的阳明山春雨潇潇。一个小型追思会在阳明山腰的林语堂故居内举行。

  台北有了祭奠,我不知道大陆有没有人有组织或自发的祭奠,我一早上在网上寻找,都没有发现,我想大概是没有的罢。这是不足为奇的,我单知道,早20年前,我们是连林先的文章著作难以有机会读到的,更不要说祭奠了。现在可以读到林先生的著作了,却未必

有人想得起今天是先生逝世30周年的祭日,尽管人们刚刚看过《京华烟云》的电视连续,但因为先生离我们已经很远很远,这么一个闲适的人,而且还沉默于地下,注定是引不起人们的关注的,现在人们关注得最多的是韩白之战,韩高之争,骂街之声此起彼伏。

  可是谁又曾想到过,遥想当年林语堂与鲁迅先生曾并肩战斗,“两人驰骋笔端,打得古都京城的叭儿狗们满地找牙。”当睦也是风头点尽的。只是相比之下,今人的争论技术水平实在不算得高,犀利是犀利了,倒是骂人脏话用得极其的多极其的娴熟,以至于到了“你们一辈子说的脏话都没他们一篇留言里多”,他们真应该向林先生学学骂人的功夫。林语堂先生曾说,骂人首先要挑准对象,简言之,就是找各方面都比你强的大人物来骂,这样你才不吃亏。今人自己本已是个“大人物”,却抓住一个姓韩的孩子大骂,不知道算哪门子本事。

  最初是因为读了林语堂的写的《苏东坡传》才开始了解林语堂的。苏东坡是中国文人中我最喜爱的一个,遍读该书,林语堂对苏先生也是心有戚戚地喜爱有加,爱屋及乌,我也就一便地喜欢林先生了,那种喜欢也带有一点想起苏东坡就会亲切而温暖地会心一笑的感觉。从个性上来说,两人确实有神似之处的。苏东坡多才感性,智能优异,率性而为,人生旷达,典型的性情中人。林语堂也是一个性情中人,他不喜拘泥于书斋,他对社会活动颇为热衷,放言政治,并且走上街头,拿竹竿和砖石,与学生一起,直接和军警搏斗。他在里《祝土匪》以生于草莽,死于草莽的“土匪”自居。他说:“言论界,依中国今日此刻此地情形,非有些土匪傻子来说话不可。”学者只要脸面,“而去真理一万八千里之遥。说不定将来学者反得让我们土匪做。”这是活脱脱一位真性情的人。

  “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热爱故国不泥古,乐享生活不流俗。”是林先生的自况之言,可是在我看来却真真切切是个大道理。我见到一些国人“热爱故国”起来,就会血脉喷张,完全没有了自己,食古不化,只要是“古”的就一律是视为珍宝,只要是“今”的就一律踩踏脚下。也有一此国人一乐享生活就流俗,随大流,以为这样就是享受生活,其实这些都是非此即彼没有中间地带的思维。睿智者如林语堂,在一些人看来有些圆滑,其实不然,他只是用自己的行动来证实,我们国人往往偏执,缺少一些幽默风趣。自己看不惯的就要清除,自己看得惯的就拼命保护,很多时候并不是出于理性,很多时候要求强求世界一律。林语堂的人生和文章不过给我们一种参照:人生其实可以有多种活法,也应该允许有多种活法。一如我们需要鲁迅,需要鲁迅吹胡子瞪眼发脾气,也需要林语堂,也需要林语堂淡定从容拉家常,如此世界才真的丰富可爱。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