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华一绝”的贵屿彩街 书画“庙会”尽显潮味民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2日13:19 大华网

  今年3月11日到13日(即农历二月十二日到十四日),在潮阳区贵屿镇草南路这条商铺鳞次栉比的大街上,长达1.5公里的亭式棚架赫然搭建在大街的中央,棚架上悬挂着各式各样的艺术作品,有古今名家的书画,有当代伟人的题词,还有摄影、剪纸、邮票、钱币、报纸头、雕刻、刺绣等等。这就是被誉为“中华一绝”的贵屿彩街,当地人俗称“街路棚”。每年农历二月,贵屿镇的群众都会举行在唐代因抵御安史之乱而殉难的英雄张巡、许远的纪念活动,其中,将名家的书画作品和当地人自己创作的字画一起铺陈展览的“彩街”便是

其中的重头戏。现在,这一传承了数百年之久的民间传统文化活动又被赋予了更多新的内容,每年都有20万人次以上遍布全国各地甚至海外的游客慕名而来。在民间传统文化得以传播的同时,也带旺了当地的相关产业。目前,当地政府、潮俗文化的专家学者和民间艺人正致力于收集、保护“彩街”的相关资料和民俗传统,争取申报列入2007年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起源纪念“忠义双公”“艺苑迷离眼欲盲,万方货物列纵横,举头天不分晴晦,路窄人皆接踵行。”这是清代《潮阳县志》对“街路棚”的生动写照。每年到了这几天,彩街上无论白天黑夜总是人流涌动,而到了夜晚,整条大街灯火通明,在灯光的照射下,彩街上书画、彩旗、条幅更为色彩斑斓、旖旎迷人。当地的男女老少、闻名而来的外地游人,还有世界各地的乡亲,从四面八方赶到这里,争睹这一奇观。

  贵屿的彩街由来已久。据当地史志记载,明朝中叶,中国北方屡受外族侵犯,潮汕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得以平安。为了祈求永远和平,当地居民便为唐代因抵御安史之乱而殉难的英雄张巡、许远修建庙宇,名为“双忠公祠”。而地处古代“蛮夷之地”的潮汕人何以纪念两位远在河南的忠义之士呢?彩街理事会的负责人陈民告诉记者,当年为躲避安史之乱,河南颍川流域睢阳城的大批人民逃难到潮汕一带,有一些就来到贵屿,并在这里开枝散叶,而当时张巡、许远二公殉难的地点正是睢阳城,城破的时间是农历二月。于是,流落至此的人们便把农历二月定为纪念二公的日子,举行了各种纪念活动。至明朝嘉靖年间,官至户部给事中和进士及第的贵屿人陈江、陈北魁告老还乡后,倡导模仿苏州庙会的格局,在纪念活动期间同时举行书画展览,得到了积极响应,于是彩街也就从当时开始了。

  传承文脉百载不衰

  贵屿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历代名人荟萃,素有“文化之乡”美誉。贵屿宋桥、南阳山玉音石、凤港欹寨门、北门“去思”碑、华美黄门第、仙境园等名胜古风犹存。古朴的文化氛围孕育了贵屿人喜爱书画的风气,不仅当地的文人雅士热衷于舞文弄墨,就连商户也不惜重金征集名家作品,悬挂于自己的门前铺前,这些珍贵的书画甚至包括四大才子唐寅、文征明等大家的真迹。后来,这个风俗代代相传,规模也越来越大。而且到了每年六月初六这一天,当地还有“晒画”的习俗,为的是更好地保存这些珍贵的书画作品。各家各户的书画作品经过多年的积集择优,至上世纪40年代发展到巅峰,保留了一大批书画精品。这些书画展品悬挂在沿街店前两旁搭起的临时木棚内,配以规格统一的横幅,木柱则修饰古今楹联,木棚顶盖以白布遮挡,晚上点亮间隔相等的白果灯,琳琅满目,浮光跃金,相映生辉。

  然而,到了1951年春,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彩街”这一群众性活动开始停办,此后经历数十年的风风雨雨,特别是文革期间的浩劫,当地群众家中保存的书画作品大量被毁灭和流失,不少名人真迹也随之灰飞烟灭,保存下来的书画作品仅剩五六十幅。

  新生融入时代特色

  直到1989年春天,贵屿彩街才迎来了第二次新生。当时对于是否部恢复停办数十年的“彩街”活动,当地的干部和群众意见不一。为了传承这一悠久民俗文化,当地党政和一些热心人士向时任省政协主席的吴南生反映了这一情况。吴老亲笔为“彩街”题写了“发展潮汕经济,建设文明侨乡”的字幅,支持彩街活动的恢复。得知这一喜讯,当地商铺群众自筹资金,在当地党政的支持下,重新恢复了彩街布景,征集到650幅书画作品,其中有中央、省有关领导的题词以及全国22个省市书画家的作品,还有当地商铺珍藏的明、清书画63幅。1999年,鉴于原来布展的老街路面过于狭窄破旧,当地党政拓展了老街以东的数百米路段,这样便形成了目前长达1.5公里的规模。近年来,“彩街”活动除了秉承传统,展出一批名家名作之外,更加入了许多创新的元素,包括禁毒、循环经济等内容的宣传画,各国货币、国旗甚至电磁卡的收集品都被囊括其中,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寓教于乐。展出的作品多达1000多件,布满来回3公里的路棚内,让人目不暇接。彩街活动三天连续72小时免费对游客开放,同时也带动了其它文娱活动的开展。每年到这时候,都有十几个潮剧团体到贵屿演出,几十个电影队在投影点为群众放映各种影片,各村居自组的潮乐社也奏乐唱曲,整个乡镇成了欢乐的海洋。而各个村居也以此为契机,邀请海外乡亲回乡同乐,以“彩街”活动为纽带,激发更多的海外乡亲对家乡的眷恋和热情,吸引他们为家乡发展出谋划策、贡献力量。本报记者郑梦婕、苏硕元通讯员李锡松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林伟练)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