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曲艺茶社”重现北京天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2日15:59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4月2日电(记者张旭)85岁的北京琴书老艺人关学增先生在弟子的搀扶下,2日为北京天桥曲艺茶社牌匾揭幕,并即兴演唱了一段琴书表示祝贺,博得满场喝彩。长期从事北京天桥民俗文化保护工作的赵兴力说:“在天桥地区消失数十年的曲艺茶社又回来了。”

  “天桥曲艺茶社将成为曲艺名家传授经典,鼓曲爱好者交流、展示曲艺艺术的园地

。”茶社社长赵兴力介绍,每周日上午茶社都将举办名家传艺讲座和示范,还有票友交流和展演活动。茶社开通了鼓曲票友热线,定期观摩鼓曲名家名票的新作。

  据了解,天桥是北京民俗文化、尤其是曲艺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有着丰厚的曲艺文化底蕴。清朝末年,大鼓、单弦等艺人来到北京天桥,开设了书茶馆、落子馆;民国初年,天桥开始有了戏园和商场。随着娱乐商业圈的扩大,各种货摊、茶馆、酒肆犹如雨后春笋,而供曲艺说唱演出的书茶馆、落子馆当时也发展到了50余家。

  赵兴力介绍,在天桥地区演唱的曲艺品种当时就出现了单弦、京韵、奉调、西河、坠子、琴书、相声、评书等多种门类,其中“京韵大鼓”、“梅花大鼓”发展为品牌曲种。

  据史料记载,清末民初至1957年间,涉足天桥演艺圈的各界民间艺人有500人之多,相声、鼓曲、杂技、戏剧等艺术名流辈出,相声大师侯宝林、评剧艺术家新凤霞、琴书泰斗关学曾都曾在天桥表演。赵兴力说,由于数代艺人的辛勤耕耘,天桥成为北京民俗文化、曲艺文化的摇篮,也出现了“酒旗戏鼓天桥市,多少游人不忆家”的盛景。

  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刘兰芳2日参加了北京天桥曲艺茶社揭幕仪式。刘兰芳说,曲艺在天桥民俗文化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史上起到过“一花引来万花开”的作用,现在要充分发挥曲艺茶社贴近生活、贴近百姓的优势,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社区精神文化生活做出新的贡献。(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