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A这面镜子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3日01:47 东方早报 |
文 刘军红责任编辑 刘景 任大刚 单雪菱 近日,东京决定“推迟审议”2005年度的对华政府开发援助(ODA),而后却宣布向印度提供1555亿日元的低息贷款,其态度意味深长。 曾经,中国是日本ODA最大的受益国,1979年至2005年,凡接受超过3万亿日元的援 助,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等。这里,钱还不是最关键的,关键是ODA为日本企业扩大对华投资提供了一种“政治担保”。对这一点,应予以公正评价。日本1979年起向中国提供ODA,那一年中国“改革开放”刚刚起步。而冷战时期的改革,最大的风险便在于能否顺利实现“开放”。这里,中美建交、中日“友好”,固然为中国的“开放”扫除了政治障碍,并不能确保经济开放的成功。开放的关键在于,能否如期获得外来资金的支持,能否获得海外市场的准入。 长期的封锁与隔绝,让1979年的中国像一个谜。对于习惯了西方市场的海外企业而言,这种不确定性是最大的投资风险。除了“赎罪型投资”,日本企业在中国市场前始终踯躅不前,直到首相大平正芳访华,并启动对华ODA。 像是扬起的大旗,ODA很快让日本企业认清了风的方向,带动了随后整个“对华投资热”。这里,ODA先行,意味着东京对所谓“中国风险”的否定,同时向日本企业投资提供政府担保。至于援助的具体金额的多少,倒在其次了。 当然,围绕ODA,中日间也并非总是其乐融融。比如,1990年代中期,日元升值与中国偿还日元贷款碰撞,导致中国汇差损失;2001年后,东京下调贷款额度,对贷款使用方向提出质疑,乃至由多年放贷改为逐年审核等。 ODA是钱,但其运作往往溢出经济的层面,带有政治外交的意味。1970年代末启动的日本对华ODA,得益于中日关系东风解冻的前提,进而又促使了中日间一个“相逢一笑泯恩仇”的黄金时代的出现。也就是说,ODA是一面镜子,映鉴着中日关系的现状,也暗示了它的未来。 这跟二战以后,日本的政治外交状况有关。一般而言,军事和经济是国家对外干涉的主要手段。前者直截了当,富于“刚性”,后者则相对委婉,作用效果也悠远绵长。在和平宪法下,日本排除了军事干涉的可能,专攻经济外交,而ODA就是其中的核心。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民间资本(包括银行贷款、证券投资等)之所以会随ODA涌入中国,正是源于日本政治外交的这一传统,即对日本政府战略、ODA流程与企业战略二合一的传统。 在日本,ODA的决策由主管外交的外务省负责,但如何投放,则由主管企业行为的经产省提供信息(也就是说,经产省可以将“企业的愿望”通报外务省)。其审批、制定预算由财务省负责,执行则交政府系统的国际协作银行操办。 国际协作银行谙熟金融业务、通晓分散汇差风险技巧,更兼具“政府放款”的功能。每当认定意义重大的海外项目,为了补充ODA作用,该行还会不失时机地另外提供“市场信贷”,以引领民间银行跟随放贷,促进企业加大投资。眼下,对印度就是这样。 显然,东京此番推迟审议2005年度的对华ODA,有单方违约之嫌,与双方达成的“2008年终止对华ODA”的谅解根本不同。其外交意味不言而喻,必将影响对日本企业的对华投资。 2005与2008虽然只一个数字的差别,但从企业投资风险的角度看,前者不啻于宣布“中国风险”的上升,而后者则意味着中国已经从ODA“毕业”,东京不必再提供担保,企业完全可以依据市场原理自行判断是否投资。事实上,中国计划在2008年完成加入WTO的过渡期,日本政府若如期在同一年结束对华ODA,想必可以对日本企业投递某种积极信息,拉动其进一步扩大对华投资。 遗憾的是,东京还是选择了2005年。其挑衅姿态、恶化中日经济关系的用意可谓昭然若揭。问题是,鉴于当前中国市场对世界资金的投资魅力,日本企业的退缩,只能意味着其他企业在中国市场竞争地位的提高。仅举一个简单的假设,如果此时丰田汽车跟随政府“风向标”,在中国市场打退堂鼓,那么就无异于心甘情愿地被美国的“通用”、德国的“大众”乃至韩国的“现代”淘汰出局。届时,日本政府所盘算的“柔性效果”,恐怕需要日本企业来消化了。 (作者系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日本所学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