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科技创新助推山东农业转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3日03:58 中国青年报

  本报记者 郑燕峰

  山东是一个农业大省,但在改革开放之初,农村收入在全国排名非常靠后。知危图进的山东人在全国率先提出了“产学研”结合、“农科教”结合、“科技兴农”、“农业产业化”和“生态省建设”战略,短短10年间,便在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方面取得骄人成就。有数据表明,山东省在农业高新技术研究方面已走在全国的前列,加快了传统农业向高产、优质

、高效的现代农业转变;目前,科技对山东农业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

  看过寿光菜,总书记说:“农业的希望在科技”

  4月20日,第七届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将在山东寿光举行。位于七号展厅珍奇园的一块展板将成为整个菜博会的点睛之笔———展板上的“农业的希望在科技”8个大字全部用西红柿和红色太空椒拼成;每个字1米见方,字体之间,是红体黄穗的中国结。它们镶嵌在70米长的绿色蔬菜盆景中,异常夺目。

  这一设计早在去年就在张嘉庆脑海里诞生了。

  那是2005年4月7日,胡锦涛总书记到寿光视察,在第六届菜博会主展区仔细参观了1个多小时。作为菜博会顾问的张嘉庆,就是当时的向导。

  在一棵水培西红柿树下,张嘉庆介绍说:“水培的西红柿树一棵能结3000多穗、挂3万到4万个果,每株产量高达两吨,能解决盐碱地、高山峻岭、偏远岛屿等淡水缺乏地区的吃菜难问题。”

  听到这里,胡锦涛总书记高兴地说:“农业的希望在科技!”“这句话正是寿光菜博会永恒的主题。”张嘉庆说,作为新建展区,珍奇园占地面积1万多平方米。在这里,有水培西红柿树、西瓜树、黄瓜树以及高科技栽培的太空椒,有150公斤重的大南瓜,有两米长的丝瓜……整个展区推广的全部是绿色产品,体现的全部是高科技栽培技术。

  菜博会是寿光现代农业科技的集中展示。“科技进步对寿光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达到67%。”寿光市委书记徐振溪说,“正是科技促使寿光农业一直扮演着领跑者的角色。”

  冬暖式大棚发源于辽宁瓦房店,却在寿光得到迅猛发展,如今已是第五代大棚。寿光引进推广了大棚滴灌、立体栽培、生物组培等新技术300多项和樱桃西红柿、金皮西葫芦等新品种1000多个。农业先进技术和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95%和98%。目前,全市无公害蔬菜面积发展到60万亩,65种农产品获得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经济学家林毅夫曾经做过比较:2004年,寿光农民的人均纯收入达到5016元,相当于天津农民的人均纯收入水平。他说:“在一个农业比重很大的农业县,农民的收入可以达到一个农业比重很小的直辖市农民的收入水平,这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

  2005年,寿光农民人均纯收入又提高到5566元。

  寿光是山东农业的一个缩影。10年来,山东非常重视农业科技创新,努力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打造品牌农业,涌现出烟台水果、寿光蔬菜、胶东海珍品等一批农业知名品牌。截至去年年底,山东省拥有经国家认定的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共1650个,居全国前列。

  山东农业知危图变

  “民以食为天”是中国的古语。1994年9月,一个叫莱斯特·布朗的美国博士却仿佛把这个“天”捅个窟窿———他写的141页长文《谁来养活中国》,把粮食安全问题摆在了中国人面前。

  这篇文章轰动一时,给中国农业敲响了警钟。山东的党政领导、农业专家也清醒地意识到了这一问题。

  山东是农业大省,但在改革开放之初,农民收入在全国排名非常靠后。1978年,全国农民的人均纯收入133元,山东当年只有101元,比全国水平低了24.3%,在全国29个省市区中排名第24位。即使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山东农业与全国其他省份差别不大,但因为人口众多,农业还仅仅停留在解决温饱问题上。

  知危图进。山东省委、省政府在全国率先提出了“产学研”结合、“农科教”结合、“科技兴农”、“农业产业化”和“生态省建设”战略,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农业科技工作的政策。省财政逐年增加对农业科技的投入,设立“农业良种工程”、“科技攻关”、“自然基金”、“博士基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条件建设专项资金”和“农业科技园区”等科技专项计划。

  短短10年间,山东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取得骄人成就———培育推广的“鲁棉”棉花系列新品种、“鲁麦”小麦系列新品种、冬暖式大棚蔬菜技术、海水养殖系列技术,产生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研究成功的作物转基因技术、克隆牛、克隆羊等高新技术,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山东在家畜胚胎移植、动物克隆快繁、细胞融合、优质小麦、出口花生、高产玉米、转基因棉花、设施农业等高新技术研究方面均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山东连续13年成为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最多的省份。

  山东省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提供的数据表明,科技对山东农业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山东农业增加值、农林牧副渔总产值、农产品出口额、肉蛋、水产品、蔬菜、水果、油料产量创8项全国第一。粮食、棉花产量列全国第二。到了2004年,全国的农村人均纯收入为2936元,山东却达到3507元,比全国高了19.4%,排名提升到全国第七位。

  山东农业10年间完成质变。如今,山东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农业产量的结构调整已经完成,对品质的要求和产业升级成为结构调整的重点。农业的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农业发展由主要依靠土地和劳动力转向更多地依靠高新技术的投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绝大多数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已走向市场,市场成为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

  山东农业大学自主研发的“冬小麦矮秆、多抗、高产新种质‘矮孟牛’的创造及利用”项目,荣获国家发明一等奖。目前该优异种质已培育出小麦新品种12个,累计增产小麦60亿公斤。

  由农民育种专家李登海选育的“高产玉米新品种掖单13号的选育和推广”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连续4次创全国夏玉米高产纪录,推广面积占全国玉米播种面积的45%以上。

  高产优质面包强筋小麦济南17号,是国内推广面积最大、创造经济效益最高的品种,被誉为“我国调整作物品种结构的开路先锋”。

  鲁棉研15号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杂交抗虫棉品种,不仅抗虫性好,而且结束了进口棉的国内主导地位。

  ……

  种子是农业科技的综合结晶,“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抓住种子就抓住了农业科技发展的“牛鼻子”。山东农业的质变就与这些优质种子密不可分。1995年,山东开始实施农业良种产业化工程,为今天的山东农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山东省11年来投入资金3.6亿元,加快农业良种的选育、繁育和推广。共搜集、引进作物种质资源约1.5万份,畜禽、水产种质500余份,通过高新技术创造优异种质材料4000余份,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系)450余个,畜禽良种20余个,使全省各类农业品种更新换代2次~3次。

  如今,山东农作物良种普及率达96%以上,林果良种覆盖率达80%,瘦肉型猪良种覆盖率90%以上,肉鸡良种覆盖率达100%,精细瓜菜占瓜菜总产量的60%以上,亩产2000元以上的高效农田达2300万亩,3000元以上的高效田达1200万亩,加快了传统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转变。

  龙头企业扛起创新大旗

  龙头企业成为品牌农业的有效载体,是山东农业的一大特色。山东省是农业产业化的发起地,通过“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农业110”和科技特派员等多种推广模式,推进了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和国际化的实施。

  从2002年到2006年,山东省财政每年拿出5000万元的专项资金,对龙头企业进行扶持。全省市县两级每年用于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专项资金达1亿多元。

  目前,山东拥有像半球集团这样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农业龙头企业357家,名列全国第一。据山东省提供的资料,该省农作物面积的43%、牲畜出栏的23%、禽类出栏的84.7%、水产的21.9%是经过“公司+农户”的产业化组织方式生产和销售的。全省55.1%的农户参加了各种不同形式的产业化组织,带动农户增收88.8亿元,户均增收797.1元。

  在高度的产业化组织带动下,山东的农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寿光蔬菜在北京的市场占有率达到30%左右,山东鲁花集团生产的花生油在北京的市场占有率达到40%。

  农业产业化对打开国际市场也很有成效,山东农产品出口创汇约占全国的1/3,连续5年居全国第一。

  据不完全统计,到2004年年底,山东省农业龙头企业出口创汇64亿余元,占全省农业出口创汇总额的78%。全省150家龙头企业年出口额均超过千万美元。其中诸城外贸集团一年外销的畜禽产值达到50亿元人民币,而龙大集团一年产值达25亿元人民币,创汇1.3亿美元。

  山东80%左右的农业龙头企业都拥有自己的科研机构或研发力量,30%的企业承担了国家及省、市级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及重大攻关项目,40%以上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有自主产权的品牌,近20%的收入用于新产品、新技术的研究投入或引进。龙头企业已经扛起了创新主流的大旗,为山东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本报济南4月2日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