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走进广州闹市区的“老外部落”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3日04:37 深圳特区报

  市民常常被大街上那些深色皮肤的外国朋友所吸引,在好奇心驱使下记者来到他们生活的圈子一探神秘

  走进广州闹市区的“老外部落”

  上个世纪末,一场亚洲金融风暴,发端于东南亚,蔓延至亚洲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

。原在东南亚居住、经商的一些非洲人、中东人,随着这场亚洲金融风暴卷起的巨浪漂离了东南亚涌入了中国。据了解,这些深色人种都是来自马里、几内亚、也门、塞内加尔、刚果、安哥拉、坦桑尼亚等几十个国家。他们当中有些留在香港,大多数则来到广州生活、经商,形成一个个“老外部落”。

  他们为什么会选择广州?他们适应这里的生活吗?记者正是在这好奇心的驱使下,走进了这“部落”探秘。

  “部落”从商剪影

  天秀大厦里的异国情调

  在高楼林立的广州市小北路与环市路交界处,有几栋身高一般,并不太惹人注目的大厦:天秀大厦、国龙大厦、陶瓷大厦、秀山大厦、花果山大厦等。然而,从上个世纪末起,这几栋大厦里从偶见几个高大威猛的深色人种到进进出出是黑多黄少。随着岁月的推移,当你再来到小北路一带放眼望去时,在行色匆匆的人海里已是黑黄相间,不再是原来的单一色调。

  来自沙巴餐厅的聚合力

  坐落在小北路的天秀大厦楼高36层。据天秀大厦物业管理处的李启俊经理介绍,每天出入大厦的深色人种就有六七百人之多,如果碰上春、秋两季广交会,那时人流将会成倍增长。据闻,2004年7月,马里总统阿马杜·图马尼·杜尔在访问广州期间,曾亲自来到天秀大厦参观。

  天秀大厦何以能有这么大的吸引力?记者来到大厦一楼的沙巴餐厅,在老板阿里·伊士麦尔莱的热情带领下参观了这家具有浓郁阿拉伯风格装饰的餐厅,400多平方米的大厅坐满了非洲人和中东人,其间也不乏中国人。据阿里介绍,他是也门人,原在印度尼西亚经商达10年之久。上世纪末来到广州时,天秀大厦还是空空荡荡,具有商人眼光的阿里决定租下大厦一楼的一部分经营餐厅。他的理由是,原在东南亚居住、经商的非洲人,亚洲金融风暴后已纷纷把飘移的目光定格在中国广州,其中也门商人就有200多。广州虽历有“吃在广州”的美誉,但是适合非洲人、中东人口味的餐馆却还没有,这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这群深色人种的集聚速度。当阿里的沙巴餐厅一开张,适合十几个中东、非洲国家人口味的60多种的菜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深色人种向天秀大厦集聚。他们在沙巴餐厅已不仅仅是解决肚皮问题,有许多商务谈判是在这里进行,有许多经济信息是在这里获得。阿里高兴地告诉我们,沙巴餐厅办得一年比一年红火。

  “在广州生活很方便”

  天秀大厦共分A、B、C三座,一至四层都是商店,其余600多间写字楼中有七成是被中东人和非洲人租用。记者来到第二层时被一家几内亚青年开的音像制品商店吸引住视线,店主JOHNSON正在和几个黑人朋友,听着音乐,踏着节奏,扭动着身体跳舞。当看见我们来到店铺门口时就有礼貌地停了下来,主动上前打招呼。

  当记者问及为什么选择来广州经商时,几个黑人青年就把我们团团围住,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有的说,广州是珠江三角洲的中心,是货物的主要集散地。有的说,广州交通非常方便,可直航或转机到非洲的20多个国家。而且机票价格便宜,过年从广州到坦桑尼亚才5500元人民币。还有位年轻人指着脚上穿的黄色皮鞋说,你看这双鞋在广州才用100元人民币就可买到。再就是广州的商品种类很多,品质又好,可选择的余地很大。当问及在广州生活习惯吗?几个黑人青年异口同声地说,广州人非常热情好客,生活十分方便,生活用品都很便宜,就是天气冷一些。

  广州商品热销非洲

  我们离开音像制品商店后,几层楼浏览下来,看到深色人种开的商店,普遍都是以销售日用百货、服装、鞋帽、纺织品为主;另外还有家用电器、手机、摩托车;甚至还有缝纫机、马灯等国人已少见的商品。商店里的员工,有的完全是深色人种自己经营,有的却雇请了中国员工。

  在天秀大厦B座3楼49室门口,看到一位名叫JAMEAKEITA的黑人青年和一位女店员詹小姐。交谈中得知,JAMEAKEITA是从马里来广州专做加大码西装和衬衫生意的店主,詹小姐来自台山,被雇请到这间商店工作已三个多月了。詹小姐告诉我们,平时与老板的交流主要是靠普通话加上中学学的那点英语,基本不影响正常工作,感觉还不错。可以说,在天秀大厦里深色人种开的商店和公司,随时都可看到忙忙碌碌的中国男女员工。

  当然,在天秀大厦还有许多针对非洲、阿拉伯地区消费群体的广州商家。我们刚好在广州豪剑集团属下的卡迪亚摩托车制造厂设在天秀大厦的商店前,看到几个深色外国人正在用英语与厂家的销售人员交谈。该店的经理李福增告诉我们,外国商人对展厅里展出的高尔夫球场用的小跑车车型和价格都非常满意,刚刚一下子就签订600辆的合同。据李经理介绍,该厂生产的各类摩托车、跑车品种有300多种,其中销售最好的是跑车、沙滩车和越野车等,前几天还从广州发往非洲几个集装箱。

  “部落”生活剪影

  非洲宝宝讲一口流利普通话

  中国保姆和非洲宝宝

  记得两年前,记者曾路经淘金路一带,看见几位黑人老大嫂正在一家裁缝店里比比划划做衣服。此次记者本想再到这一带进行一番采访,正当苦于无法寻觅踪影时,远远却看到几个中国妇女怀里都抱着黑宝宝,围坐在一起聊天。

  于是,记者凑上前去主动打招呼,经了解才知道这是一家家政服务公司。抱着黑宝宝的保姆名叫魏满英,是湖南邵阳市人,受聘于家住淘金路秀山楼马里籍贯的主家。魏满英一边抱着黑宝宝一边介绍说,主家是在华语大厦工作,太太在家负责做饭,自己因不会做非洲人的饭菜主要是带这个名叫马多利的小男孩。受聘形式是包月,每天下午2点至5点上班。另一位保姆是来自浙江省的徐咏梅,受聘于家住淘金路侨富苑马里籍贯的主家。她也是做包月工,每天12:30至16:30上班,带一个才八个月大的小女孩。

  这家家政服务公司的工作人员赵毅,是位十分热情的老大嫂,一边抱着

  两个黑宝宝站在家政服务公司招牌旁叫记者给她拍照,一边介绍说,自1998年以来,就陆陆续续有非洲

  人租用附近的三荣大厦、侨富苑、秀山楼、康苑路42号以及淘金路一带的居民住房。随之,非洲人客户前来请保姆的也越来越多,至今已有50多位保姆是被非洲人家庭聘用,附近其他家政服务公司的情况也大体一样。我们好奇地问,你是怎么样与他们打交道呢?赵毅笑着说,这些非洲人一般都会讲普通话,实在碰上交流不了的,从前年青时在湖南长沙市学过的哑语就派上了用场。

  幼儿园里的“黑珍珠”

  在淘金幼儿园陈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小二班。孩子们正在为春节晚会排练《我爱苹果》的节目,在一张张天真可爱的黄色面孔中夹杂着两张黑色面孔,就像镶嵌在黄色背景里的两颗黑色珍珠。这两名黑人孩子都是随父母经商从南非来到广州,女孩叫嘟嘟,男孩叫嘟拉。女孩嘟嘟长得非常漂亮,头发是扎着非洲特有的花式,大大的眼睛,长长的睫毛,笑起来脸上还挂着一对浅浅的酒窝。陈老师介绍,嘟嘟十分内向,平时很少和别的小朋友交流。嘟拉就不同了,外向、大胆、活泼、调皮。两个孩子都能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当陈老师叫嘟嘟给我们跳个舞时,她刚开始还有些腼腆,后来看到其他几个小朋友都跳了起来,也就大大方方地跟随着手舞足蹈起来。

  正在上大班的5岁小男孩阿拉第,在他父亲几内亚商人巴瑞的办公室里,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与记者交谈。他告诉记者,他所在的幼儿园大班里共有5个非洲小朋友,平时在幼儿园与中国小朋友交流都是用普通话。阿拉第十分大方,边在沙发上爬上爬下,边给我们唱了歌。据天秀大厦管理处的李经理介绍,阿拉第很顽皮,有一次和另一个孩子用铁锁把隔壁一家公司的通花铁门锁住,然后用水枪向里面正在工作的员工喷水,搞得公司员工哭笑不得。阿拉第的父亲巴瑞说,广州没有为非洲人的孩子专门办的幼儿园,一般非洲人的孩子都是和广州的孩子同在一所幼儿园里。此外,许多身为父母的非洲人,为了不让孩子忘记母语,就利用节假日把孩子们送到广州开办的一些法语学校。巴瑞说,每年的学费都在5000至7000美元之间,十分昂贵。

  “部落”人物剪影

  娶个中国妻子共同创业

  贝瑞和他的足球队

  五十岁开外的几内亚商人贝瑞,可说是个典型的儒商。大学毕业于英国,为官几内亚政府,曾随政府贸易代表团来过中国,后“下海”经商来到广州。在贝瑞的办公室里,一见面就显现出非洲人特有的直率和热情。

  回忆往事,贝瑞说,自己还在中学时代就对足球着了迷,并经常参与和组织足球活动。到广州经商后,发现来广州经商的几内亚人很多,估计至少有400多人。除了经商,对业余时间怎么打发,一些按捺不住的年轻人开始在广州寻找足球场地了。足球在几内亚可说是国球,大凡男人都会两脚,贝瑞和几个几内亚商人一商量,于是在2003年决定出资在广州成立一支由几内亚籍人组建的足球队。

  一谈到足球队,贝瑞如数家珍。这支由几内亚籍人组建的足球队,共有24名足球队员,一名教练员和一名助理教练员。教练员波波,是位经验丰富的足球教练,十几年前是几内亚国家足球队的队员,曾在尼日利亚足球队担任过教练。足球队组建之初并不容易,队员们都是来自几内亚各地,背景不同的年轻人,松松散散,磕磕碰碰总是难免。怎么样把这帮年轻人训练成一支有战斗力的足球队,的确让贝瑞颇费了一番功夫。他笑着说,每当上场训练时,我就会说忘掉场外的一切吧,要全神贯注地进行训练。据贝瑞介绍,足球队每周都要在广州市广园中路一所大学的足球场进行训练,去年先后与马里、刚果、尼日利亚、塞内加尔和喀麦隆等国在广州经商的商人组建的足球队进行过多场比赛,都是大获全胜。

  中国婆姨也门汉

  在沙巴餐厅老板阿里处,得知阿里的一位同乡朋友名叫希德·阿德,娶了一位中国姑娘为妻,几经约见采访都被婉言谢绝。无奈之际,记者决定当个不速之客,直奔希德·阿德在陶瓷大厦开的商店。

  这家商店不算大,面积约有40平方米,但商店里的商品倒不少,从吃的到用的可说是应有尽有,起码有上百种商品。到这来买东西的顾客几乎清一色是非洲人。希德·阿德外出跑生意了,店里只有太太冉女士和正在写作业的儿子艾曼,冉女士一边忙着售货,一边与记者交谈。

  原来,冉女士是北京人,后考入西安交通大学外语系。一个偶然的机会与正在同一所大学电子系读书的希德·阿德相识,并迅速发展成恋爱关系。当记者问及,你们两人都是生活在不同国度的两个民族和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年轻人,刚开始是怎样去互相适应的呢?冉女士笑着回答说,这肯定有一个互相适应的过程,但我们是自由恋爱的,所以互相之间都可以包容、理解对方。冉女士半开玩笑地说,不过我做的让步多一些,为了爱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其他方面也都随了丈夫。

  希德·阿德夫妇大学一毕业,希德·阿德大概也是为了妻子,留在了中国并一起来到广州创业,一晃十几年过去了,如今也创下了一份令人羡慕的家业。他们现在除了这间商店外,还有一家专门从事进出口贸易的公司,主要是把中国的商品销往中东和非洲地区;在广州市也买下了房产,并育有一对十分可爱的儿女。儿子叫艾曼,10岁,正在广州市天秀小学读四年级;女儿叫依布缇莎,3岁,正寄托在幼儿园里。关于孩子的教育,冉女士说,丈夫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下个月就准备把艾曼送回国寄放在爷爷奶奶家,同时转学回国接受教育。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