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要看到学术不端的深层原因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3日06:00 光明网
李隼

  日前,因涉嫌学术造假,清华大学医学院原院长助理刘辉被撤销教授职务并被解聘。昨日《新京报》刊发社论,肯定了清华大学的做法。笔者同意社论的观点,但感觉,打击学术不端的风气已经很浓了,除了打击,我们更应该反思,在大学教育与科研管理工作中,是不是存在不合理的制度性因素,无形中在鼓励学术“盗匪”行为?

  其一,不切实际的、过高的培养目标,容易把莘莘学子引入歧途。负责任地讲,现

在的高校中,随便拿出一篇本科生或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或毕业论文,想从中找出违反学术规范的毛病来,并不困难。在文科论文中,要求观点的原创和引文注释的详尽,更是难得。但大多数学校还是把这两点要求写进了硬性的学术规范中去,结果根本执行不了。想想本科阶段要上多少门课,完成多少学分,还要应付各种英文和计算机考试。文科研究生怎么可能在两年时间内完成足够的资料收集,并原创性地进行论文的开题和论证?

  其二,背离科学规律的科研学术评价标准,将科研人员推下道德高坛。当下的高校,除了校名上有明确的“职业技术”字样的,都惟恐丢了“研究性大学”的高帽,似乎不“研究”,就不“大学”了。各类大学的功能似乎只有研究这一“终极价值”。这个定位决定了不少高校不断在人事制度改革中,提高科研学术评价标准,不问青红皂白,惟“论文发表”马首是瞻。完全忽视科学创造规律,忽视科研质量,片面追求数量,追求科研“快枪手”。很多教授教学、科研两不误,还有很多社会职务要兼顾,怎么可能有高质量的论文泉涌而来?

  我们总在强调宽松的学术环境,对人文社会科学而言,宽松的学术环境不仅意味着要包容不同的思想,也要包容长时间“没有成熟的思想”。科研发展的紧迫感与科研的浮躁心态常常只有一步之遥。大师辈出的年代,往往是耐得住寂寞的年代,不仅大师们要耐得住寂寞,对于成长前的大师,社会也要耐得住寂寞。

  刘辉事件是一个不幸的事件。某种程度上,刘辉跟韩国的黄禹锡一样,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是教育的一种损失。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