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以文化为盛宴的年月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3日06:00 光明网
陶短房

  “80年代的可怜是不知道自己有多么惨,还谈什么文艺复兴!”对于上世纪80年代的文化人和文化,查建英这样感慨着。

  那个惨现在我们已经知道,知道当初所拥有的、自认为丰富的一切,竟是那样微薄,但我们仍要说,那就是我们的“文艺复兴”,虽然只是相对于70年代文化荒漠的复兴。

  80年代是文化备受尊崇的时代。寂寞已久的大学课堂里,挤满了刚通过恢复不久的高考,年龄悬隔十几岁的新学子;新华书店里,从高雅的纯文学读本,到黑格尔、叔本华深奥的哲学典籍无不一书难求;工厂里满身油污的徒工,学校里稚气未脱的少年,农村里等着最后一批回城的知青……纷纷拿起笔,在稿纸上写满自己的所想所感,放进剪角信封,寄往他们心中神圣的报刊杂志编辑部。哪怕小小一块“豆腐块”,也会让作者惊喜不已,让同伴艳羡半天。

  “你可以用脆弱形容80年代,那个时期的人知识结构都是残缺的、单薄的,虽然有热情但能力并不是很大。”的确,那时的报纸只有那么几家,一年出版的书也就那么几本,能看见听见的,都真的只有那么一点点。

  但那时的人们饥渴了很久,哪怕如馒头般菲薄的精神食粮,对他们而言都不啻一桌盛宴。从这意义上讲,查建英、阿城、刘索拉、田壮壮……这些活跃于80年代的文化人是幸福的,虽然今天的他们认为,当初的自己渺小得如一粒沙子,但在当时的人们眼里,他们就是高山。

  那时改革方兴,国门初开,人们身边已出现了“先富起来”的一批个体户,国门外的风光,也多少飘进了他们的眼帘,但这一切在大半个80年代里和文化比较起来,似乎都显得那样的微不足道,“工农兵们”仍然是那个时代社会的主体,也同样是那个时代文化消费的主力军,他们自信、恋家,对自己的“单位”有强烈的归属感,安定感,他们不愿牺牲这种感觉而去追求可望不可及的金钱,却舍得投入不多的金钱和原本富裕的时间,去享受一点文化的气息。

  那时的人是入世的,对人生、对社会充满了使命感,他们会在公交车上争论国家大事,会在烧饼炉边探讨严肃的美学问题。所以那时的文化人也充满着积极入世的气息,事实上由于社会和历史的原因,他们自身在那时也不可避免地接近“工农兵”,甚至他们中的许多人也同样是工农兵的一分子,文化人、文化、文化的消费者,在那个以馒头为盛宴的年月,彼此密切得如同当年随处可见大杂院里的一群街坊。

  如今这个时代已一去不复返,“文学青年”不知何时成了讥讽的对象,资讯如潮,文化产品也层出不穷,但不论文化人还是消费者,却都在哀叹文化的单薄。

  说是无奈也好,说是进步也罢,为了生存和发展,今天的人们需要考虑的更多,对文化的疏远,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那么,“走向个人化”、或如陈平原所说的“知识分子重新走入书斋”,难道真的是文化人在今天惟一的归宿?

  “当诗歌远离人们的时候,人们自然也就远离了诗歌”,同样的,当昔日大杂院亲亲密密的街坊,今天却彼此生疏如别墅主人和廉租房住客一般时,你还能指望文化在今天人们的生活中,占据如80年代一样的位置吗?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