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不能让素质教育变成偏废的应试教育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3日08:15 法制日报

  审议实录

  本报记者 吴坤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近年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一直努力的方向。义务教育法修订草案专设教育教学一章,从规范教学内容、严格课程管理、明确考核要求三个方面,对义务

教育应当实施素质教育作出了具体规定。

  “素质教育应该是这次修订法律的一大亮点。”

  ———柳斌委员

  “草案的这些规定很有针对性,”在2月底举行的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上,邢世忠委员说,“义务教育在人的一生中是打基础的重要阶段,应使青少年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纪律的优秀人才。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修订草案从多方面作出了规定。如对学校和教师的考核,不得仅以升学率为标准;对学生的考察不得以考试成绩替代全面考察等。这些都十分必要。”

  柳斌委员也认为,义务教育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还要培养创新精神,加强实践能力,提高道德水平。这些目标都实现,才是成功的义务教育。如果不改变目前在教育中存在的单纯以应付考试为目的的倾向,那么其他的目的都有被冲击被削弱的危险。因此,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写到法律当中,是非常重要的。草案把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都写进去了,而且对办重点校、重点班提出了制约的措施。如果这些规定能落实的话,对推动我们国家在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发展,会起到很好的作用。素质教育应该是这次修订法律的一大亮点。

  “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只有6岁到15岁。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能力,这个要求太高了。”

  ———李连宁委员

  许多常委委员对进一步完善草案有关素质教育的规定,提出了修改意见。

  “教育教学这一章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思想,当然很重要,”李连宁委员说,但是这一章用了一个词———“采用启发式教育”,这不能说完全错,但是如果把素质教育仅仅落在“采用启发式教育”上,那就太窄了。因为教学方式方法有很多,只用这个提法是不合适的,不符合教育规律,建议改为“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或“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等。另外,草案规定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只有6岁到15岁,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能力,这个要求太高了,这个提法也要改一下。

  “素质教育就是一种全面的教育,不是一种偏废的教育。”孙英委员说,但是,草案对素质教育的表述还不够突出。应加上“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应为素质教育”的表述。另外,应把“解决学生学习负担过重”明确写进去,因为这个问题在当前十分突出和严重。

  “要改变‘素质教育讲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干得扎扎实实’的局面,单靠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是很难解决的。”

  ———庄公惠委员

  庄公惠委员说,草案规定应当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为培养高素质公民和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贯彻上述宗旨,几乎无人反对,但是实际中做得不是很好。最简单的例子是,要求了多年的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工作做得不如人意。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发文件限制学生在校时间,限制假期办班补课,限制作业量等等,但是,不少家长就找家教,学生负担依然沉重。产生这种现象既有历史文化传统根深蒂固的影响,也受现行人才观念的影响和其他制度的驱动。有些媒体称之为“素质教育讲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干得扎扎实实”。实施素质教育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来说责无旁贷,但是单靠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是很难解决问题的。“十一五”规划提出,要在全社会形成推进素质教育的良好环境。建议把这一要求写入本法的总则,表述为“各级人民政府及各有关部门应当为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创造良好环境”。

  “现在应试教育实际上主导着义务教育。建议增加有关突出素质教育的内容。”

  ———李从军委员

  “修订草案应当更加突出有关素质教育的内容,”李从军委员说,现在应试教育实际上主导着义务教育。建议在教育教学一章中,增加有关突出素质教育的内容:

  第一,对在校生要加强传统优秀文化教育。

  第二,增加在校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时间上要有明确规定,建议一学期不少于一周。

  第三,减少学生负担,应明确规定不得在课程标准范围外开展教学活动,课外负担也应减轻。

  第四,优秀的辅导员对于学生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应该对配置辅导员作出明确规定。

  “推动素质教育工作应和高中阶段的教育衔接起来,德国双元制教育制度值得借鉴。”

  ———刘珩委员

  “我们在初中毕业生分流过程中,能否学习原西德的双元制教育制度?”1983年,时任湖北省沙市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的刘珩委员,参加了原国家教委组织的赴西德考察双元制教育的考察团。

  刘珩在审议义务教育法修订草案时回忆:“我们一行行程20多天,看的很仔细。原西德的初中毕业生中1/3是升入高中的,2/3是升入双元制学校,就是工厂办的技工学校。技工学校既学习高中阶段的数理化课程,也学技工专业课程,又要当学徒,学手艺。我们问德国人,你们这样做,家长能接受吗?谁有权确定分流名单?德国人讲,全部都由教师来决定、家长们也能同意。我们深入考察以后,发现德国人的观念里,不存在对体力劳动者的歧视问题,而且在德国技术工人的待遇确实不低于脑力劳动者,他们的地位很高。这显然值得我们学习。当时考察回来以后,我们沙市市政府下了一个文件,规定各个行业都必须办一个技工学校和一个中专学校,沙市市由此成为全国第一个基本普及12年制教育的城市,因此也就不存在应试教育的问题了。原国家教委还在沙市市召开了全国城市教育改革工作会议。”

  刘珩又说:“因此,为推动素质教育,建议在义务教育法中,适当地提到高中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使之与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衔接起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