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从200元到4100元的启示——银洞湾村党支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纪实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3日09:06 贵州日报

  一大早,冉茂才骑着摩托车到镇上去交一家人的手机通话费,“我上个月花了237元,3个读书的孩子一共花了551元。再加上家里的固定电话,每月我都要交800多元的通讯费用。”手里拿着缴费凭据,冉茂才轻松地笑了起来,“要是在以前啊,想都不敢想!我们这个过去家家粮食都不够吃的穷山村,如今靠山吃山种植花椒发了财,像我这样过着舒坦日子的,村里多的是。”

  2005年,冉茂才所在的贞丰县北盘江镇银洞湾村人均年收入达到4100元,是全省农民人均年收入的2.5倍,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全村653人,拥有手机400多部,彩电100多台,电冰箱100多台,摩托车30多辆,三轮车、面包车、大货车等大小机动车20多辆。全村151户人家,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有5户,5万元以上的有32户,1万元以上的100多户。家家户户都住上了砖瓦房,有的家庭还用上了电脑,不少农户利用互联网寻找商机,洽谈生意。一到赶场天,镇上的商贩最欢迎的顾客就是银洞湾村的村民,“因为他们买米要最好的,买菜要最新鲜的,买肉也是最多的,就是城里人的时尚东西,也是他们最先带回家。”

  山重水复疑无路

  地形地貌属非常典型喀斯特山区的银洞湾村,95%以上的面积都是石漠化严重的荒山荒坡,自然环境十分恶劣,曾被许多中外专家认定为“不具备人类生存条件的地方”。由于地少贫瘠,村民们只能在石头缝里种点儿玉米,但收成极低。1990年时人均吃粮不到100公斤,人均年收入不足200元。由于水土流失严重,“几天大太阳,旱得喊爹娘”,遇上旱灾,大家仅有的一点口粮也没了指望。全村95%的人家要靠政府的救济艰难度日,赶场天一大群衣着破烂的银洞湾村民到镇政府讨要救济粮,这是当时的镇干部印象最深的一件事。

  由于贫穷,银洞湾的汉子四十好几娶不到媳妇的是常事。当时村里流传的一首歌谣真实地反映了银洞湾人的无奈:“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姑娘往外跑,媳妇娶不着。”贫困还迫使17户人家背井离乡,到外地求生。

  柳暗花明又一村

  就是这个偏僻的、坐落在石旮旯里的小山村,却在10多年后书写了一个脱贫致富的奇迹。

  回首来路,村民无不感慨:“多亏有一个好的党支部,有一帮能苦干加巧干,真心诚意带领我们脱贫致富的好党员!”

  上世纪90年代以前,村里只有4名共产党员,且全部都上了年纪,身体不好,虽然也想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却苦于有心无力。久而久之,村民对村党支部和党员的怨言越来越多。90年代初,村“两委”换届后,党支部将发展新党员,给党组织输入新鲜血液作为与带领村民发展经济同样重要的大事来抓。罗泽亮、张昭祥等一批年富力强、文化素质较高的有志青年脱颖而出,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逐渐成为日后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排头兵和主力军。

  曾经涣散的党组织重新凝聚起战斗力,如何摆脱贫困,带领村民发家致富,党员、干部苦苦思索多番比较后从前毫不起眼的花椒树进入了大家的视野。花椒树耐旱,不用花太大气力改造地貌,有巴掌大小的一块土就能生根结果,而且还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非常适合银洞湾实际。更重要的是,种植花椒投资少,见效快,又有很高的经济效益,三五斤花椒换来的钱就抵得上百斤玉米的收入。

  选准路子后,党员和村干部分头行动,一边收集和学习种植方法,一边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一开始,大多数村民将信将疑:“花椒又不能当饭吃。”“大家都种,到时卖给谁啊?”面对群众的顾虑,村党支部决定由党员先种,用效益说服大家。

  几年下来,种下的花椒树产生了令村民意想不到的经济效益。村里带头种植花椒的党员全部告别了贫困,走上了致富路。目前全村23名党员,除了几位年事已高者外,个个都是种植花椒的能手。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大多数村民主动要求种植花椒。村民张昭元最初十分固执,后来看到村里的党员先后都富了,在村支书罗泽亮和其他党员的帮助下,也在1997年开始种植花椒,到2000年就收入了7000多元,告别了贫困。他对党支部十分感激:“从前我穷得丁当响,是罗支书他们让我转变了观念,教我栽种和育苗,现在我已经种了1万多株,去年卖花椒收入了3.6万元,今年最起码也有5万元!”

  村民们种花椒有收益后,以更大的积极性扩大再生产,购买农资,承包荒山扩大花椒种植面积,促进了自我发展。如今的银洞湾村种植了近万亩花椒,成为名副其实的花椒之村,远近闻名的富裕之村。“每到花椒采摘时节,来村里采摘花椒的人有几百人,要知道,这些人可是我们按每天15元的标准从外村雇来的!”村民们十分自豪地对记者说。

  平日里,村民们到城里和镇上去买吃的和用的,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红火。村民口中传唱的歌谣内容已经改变:“银洞山高石头多,栽下花椒千万棵,大小汽车十多辆,电视电话电饭锅。”村里的小伙子办喜事,花费动辄就是上万元;不少外地的姑娘先后嫁到这个小山村,目前从湖南、广西及省内各地嫁到村里的“外来”媳妇就有20多个。

  跨越大山的致富路

  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花椒种植规模逐年扩大,加上银洞花椒品质特别好,到了花椒成熟期,四川、重庆、江西、广西、云南等地的老板都来收购,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摆在了村民眼前。

  由于诸多原因,银洞湾村没有一条像样的进村公路,成为严重阻碍花椒产业发展的瓶颈。“山里没有路,群众难致富;要卖山中宝,先把路修好”。修路,成了银洞湾村民的迫切愿望和强烈要求,也成了村党支部、村委会高度关注的一件大事。1999年冬,村里决定修建银洞湾至报功寨组1.7公里的进村公路。村支书罗泽亮向镇政府立下军立状:只要5000元的炸药,保证50天完工!“干粮树上挂,锅儿地头架;两头不见天,中午不回家”是那一段修路日子的真实写照。仅仅48天,全村人在共产党员的带领下,硬是凭着蚂蚁啃骨头的精神,一锄锄、一锤锤地修通了进村公路。

  土改时期就入党的卜绍芬,不顾自己年近七旬的高龄,带领一家三代7口人,日夜奋战在修路工地上,直至工程竣工。她回忆道:“从我嫁到这里起,一直走的是羊肠小道。不能让村子里的娃娃们像我们一样,再走一辈子这样的羊肠小道,过穷日子!”如今,每到花椒成熟的时候,看着开进村里收购花椒的车辆,老人乐开了怀。

  2001年,银洞湾人在党员带领下,又修通了报功寨组至胡家麻窝1.45公里的通组公路。2004年5月,在政府没有投入的情况下,村里自筹资金3.6万元,改造国道214线至村党员活动室2.7公里的公路。

  建窖蓄水润人心

  “眼望花江河,有水喝不着……”这首苍凉歌谣一度在银洞湾流传。水,对于银洞湾人来说曾饱含辛酸和苦涩。由于水资源匮乏,村民们只得用洗过菜的水洗脸洗脚,最后用来喂牲畜。上世纪90年代中期,村党支部经过研究,决定动员村民建窖蓄水。可群众颇有疑虑:“真能蓄住水的话,先辈们不早就做了,还轮到我们?”

  在几次动员无效后,当时的村支书罗孝纯和其他党员决定作出表率。他们带领妻子儿女在地势较低处开山取石,经过两个多月的苦干,一个200多立方米的蓄水池建起来了。在随后的日子里,蓄水池里的水不但能供人畜饮用,干旱时还可灌溉。摆在眼前的事实让村民们彻底信服了。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下,党员干部带领村民或单干,或几家合作,拉开了大修水窖、水池的序幕。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全村建起30多个水窖、水池。之后,依靠黔西南州人事局、水电局等单位的帮扶,村党支部带领村民新修、改造近百口小水窖;省科委也出资3万元,帮助村里修建了一个900立方米的蓄水池,现已基本解决村民生活用水问题。

  先富不忘带后富

  “自己富了不算富,要富大家一起富。”这是银洞湾村党支部学习时,党员们经常念叨的一句话。银洞湾穷得“屙屎不生蛆”时,17户村民被迫离开故土,但日子过得并不如意。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村里逐渐告别贫困后,村里的党员就苦苦劝说这些搬迁出去的村民:“把家搬回来吧,村里已经不一样了。村里花椒种得好的人家一年有几千元的收入,种得早的收入上万元。”经过比较,17户村民又陆续搬回了村子。

  说“回来”容易,可村民们真回来了,问题却不少。出去是因为穷,此番回来更是连遮风挡雨的住处都没有,现实问题一大堆,怎么办?

  “大家乡里乡亲的,怎么能不帮呢?”村支书罗泽亮说:“村党支部开会研究,要求党员必须起到先锋模范作用,有责任带领贫困群众发展经济走致富路。即使自己没钱帮扶,也要帮忙想办法,出主意,不管是推还是拉,无论如何要让这些乡亲走上致富路。”党支部成员立即行动,帮助回来的乡亲们重新选地安家,划土种花椒。极贫户胡明忠1996年回来时,没有房子,没有土地,罗泽亮就让他在自己家里住了半年,手把手地教胡明忠种花椒,带领党员帮助他建房。现在胡明忠不仅有了自己的房子,而且种植8000多株花椒树,2005年收入达到3万多元。

  贫困户张明俊文化不高,加上身体有残疾,生活一直是村里最差的。村党支部专门委派娄德昌等3名共产党员帮扶他。娄德昌等人无偿向张明俊提供花椒苗,帮助栽种并扩大种植面积。经过几年的努力,2005年张明俊花椒收入2000多元,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像张明俊一样得到村党支部和党员重点帮扶的还有一户人家,目前的家境比张明俊好一些。可以说,我们村已经基本没有贫困户啦!”罗泽亮说。

  着眼不来谋发展

  初春时节,记者在银洞湾村采访时看到,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这个曾经乱石横生的石旮旯,如今已是满山绿色,焕发出勃勃生机。山风吹过,绿油油的花椒林散发出阵阵清香。据统计,从1993年大规模种植花椒以来,银洞湾村的水土流失比过去下降了80%左右。温家宝总理到村里考察时,对此给予“是一个了不起的创举”的高度评价。1998年,银洞湾村被全国绿化委认定为“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2003年,陈梦熊、欧阳自远和刘广润等10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实地调研后表示:“银洞湾村不改变原始地形地貌,因地制宜,采用生物措施,调整种植结构,恢复了生态,投资小,见效快,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模式。”

  经过10多年的发展,市场信息、商品竞争、货物流通、产品增值等观念已在银洞湾人的脑海中逐渐形成,村里成立了花椒协会,对花椒的市场拓展和产业发展进行管理。村里正打算登记注册自己的花椒品牌,还打算兴办花椒深加工企业,目前正与省内外的一些企业商谈合作事宜。

  村“两委”还有着更加长远的打算。脱贫后的银洞湾村已经开始把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同步考虑,拟定了发展规划。村党支部委员、村委会主任张昭祥告诉记者:“通过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我们认识到,不能只卖花椒,必须搞深加工,搞多种经营,这样才能形成良性循环,才能让村民真正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努力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落到实处。”

  经过长期的实践和请专家论证,村党支部已将村中海拔超过900米,不适宜种植花椒的荒山荒坡整体规划,要带领村民种植经果林;在林间地头栽种皇竹草等发展养殖业。谈到这些,张昭祥满怀豪情地说:“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把银洞湾村建设得更加红火。”

  作者:杨磊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