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幸福感"为啥不能随着收入增长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3日11:37 温州新闻网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从1996年到2005年这10年间,物价上涨幅度并不大。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涨幅远低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涨幅,甚至在1998年、1999年和2002年中,价格还出现了负增长。而《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和《新浪网》新闻中心联合进行的一项有7625人参与的调查显示:一方面,78.8%的人认为和10年前相比收入增加了,而另一方面,85.3%的人感觉自己的生活负担比10年前更重了。

  看到这个调查,使笔者想起前不久家里简单装修时,我曾经问一个装修工人说,你感到现在与过去比较,生活方面变化大吗?他嘿嘿一笑说,现在收入是增加了很多,但是,生活负担很重、操心的地方很多,压力太大了,而过去虽然挣得少、收入少,可不操心,没有压力。他身边的五六个工人点头表示同意。可见,这个调查准确反映了百姓的真实感觉。

  为什么人们的收入逐年增加,统计数据显示物价上涨也不大,可公众却感觉生活负担更重了?

  先具体分析收入增加情况。从平均收入水平上看,现在比10年前确实是增加了。但是,细细分析起来,这个增加不是大多数人普遍增加,而是拉开了差距,增加到了少数人手中,是少数高收入者把居民平均收入拉高的。我国1994年进行工资改革,改革前职工工资差距不大,而改革后,管理层、上层收入越来越高,而一般职工、基层收入增长十分缓慢,有的,比工资改革前还有所下降。大量的农民工就更加可怜了,在农民工最多、最发达的广东,一项调查显示,过去10年在广东经济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广东农民工工资10年才增加了60多元钱,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上工资是下降的,还不如10年前(3月8日《中国青年报》)。我们不可否认,居民平均收入是增加了,但是,是被过高收入阶层拉高的,普通职工特别是农民工收入增幅并不大。

  再具体分析支出增加状况。我们用几个数据来说明问题吧。据《市场报》报道,一般认为,房价与家庭年收入的比例在3-6倍之间比较正常。然而在国内,这一比例甚至达到了10-20倍。我国城市家庭购房平均要花掉其13.4年的收入,温州、上海、杭州等地的居民购房,甚至需要花费超过20年的家庭收入。20年前,大学每学年的学费只有200元,现在已经冲上5000元大关,增长了25倍。一名农民辛辛苦苦13年的收入,才能供得起一个孩子上大学。上世纪80年代,全国一年的总体医疗费用为143.2亿元,到2003年上升到6623.3亿元,20多年增长了40多倍。与此同时,在总体医疗费用中,需要个人支付的比例,也由21.2%上升到55.5%。虽然,总体物价涨幅不大,但是,与百姓息息相关、最能亲身感受的生活必需品,如:水、电、煤气、蔬菜、大米、孩子上学、看病吃药等涨幅并不算小。同时,现在需要自己支出的项目大大增加。

  最后来分析一下统计方法和方式。统计数据和方法存在明显欠缺。统计方法没有随着中国经济特别是居民的消费结构与消费产品的变化而变化。卫生医药用品、教育、电信等消费所占权重,与实际消费情况完全不成比例。尤其是近几年上涨很快的住房消费,计算CPI时,“依照国际惯例”并不包括在内。统计没有反映出居民的真实消费变化情况,统计数据与实际情况和百姓感受差别太大。

  这三个方面基本上回答了收入增加、物价平稳而百姓却感觉负担越来越重的原因。可喜的是,对于这些直接关系到民生的问题,政府并没有回避。温家宝总理就表示,最痛心还没能够把人民最关心的医疗、上学、住房、安全等各方面问题解决得更好。一些关系民生的问题已经开始解决、已经列入政府的议事日程。看病难、看病贵正在解决之中,高房价问题已经初步得到抑制,高学费问题正在着手解决。我们有理由相信,有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全面解决关系民生的问题指日可待,那时,社会将更加和谐,百姓幸福感将大幅提高,负担重的感觉将会彻底消失。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