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植下百棵云杉树文明祭扫寄哀思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3日12:00 生活报

  本报首席记者 孙殿喜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伴着春天的脚步来了。2日,哈尔滨市阳光明媚,和风习习,生活报和哈市殡葬管理所、哈尔滨花卉大市场主办的“文明祭扫过清明”之“植树祭故人”活动在哈尔滨皇山公墓正式开始。整个活动中,没有香烛纸钱,没有鞭炮鼓乐,来自全省各地以及外省市在哈工作学习的100余人,在“生活报、哈尔滨殡葬管理所文明祭悼林”内亲手植

下了百棵云杉树,以此寄托哀思,缅怀故人。

  千里来哈祭故人

  8时30分,距离发车的时间还有一个小时,胡滨一家已经早早地来到报社,等待“植树祭故人”活动的开始。看到记者,胡滨女士的第一句话就是:“‘文明祭扫过清明’活动太有意义了。为了参加这次的‘植树祭故人’活动,我们专程从齐齐哈尔赶来,刚才才下火车。”

  胡滨拉着女儿刘珊珊说:“去年生活报搞的‘植树祭故人’活动,只有我和丈夫参加了,女儿知道后觉得很遗憾,这次非要一同参加不可。”刘珊珊告诉记者,她是齐齐哈尔大学大四年级的学生,虽然在学校也经常参加社会活动,但是清明节的活动并不多。当本报“文明祭扫过清明”的活动在报纸上刊登后,她就一直关注着活动的进程。1日得知活动就要开始后,她就与母亲商量一起来哈市。可是由于时间并不充裕,所以只能赶在2日从齐齐哈尔坐火车赶来,饭还没有来得及吃。

  据胡滨的丈夫刘宪春介绍,他的母亲和岳父相继去世多年。三年前,夫妻二人来到哈市做生意,由于生意忙,脱不开身,在两位老人忌日的时候,他们也没有时间赶回去,希望通过植树来纪念已故的亲人。胡滨还告诉记者,当他们的亲属得知在哈市也能够祭奠亲人,且是用这种文明的方式来祭奠时,他们的亲属很是羡慕,并同他们一起来到哈市参加活动。

  陶晔夫妇今年已经是连续两年参加本报的“植树祭故人”活动了。陶晔告诉记者,她的父母都是老林业工作者,生前最大的愿望就是出门能够看到树木,但是他们还没有实现愿望就相继去世。希望能够亲自栽下满山遍野的树木,实现老人生前没能完成的心愿,给老人以最大的安慰。

  写下“永远的思念”

  19岁的刘文文虽然身体单薄,但她来到墓地后就拿起铁锹,挖下树坑,将一棵云杉树放入树坑中,填完土后,打了满满一桶水,给树浇灌一遍。她站在树旁静默了一会儿后,将一张写有“永远的思念”的标签挂在了树上。

  但愿人长久,树木更常青!刘文文对记者说:“我的父母离异多年,我是在爷爷、奶奶的怀抱中长大的,对爷爷、奶奶的情感已经远远超出了一般的亲情。他们是我生命的导航员,是我生活的依靠。但是遗憾的是,他们都在一年前病故了,我非常怀念他们。虽然,我从来没有植过树,但是我希望通过自己亲手栽种树木的过程来体现出自己在成长,我要告诉爷爷、奶奶,我已经长大了,就像这棵树一样!”

  刘文文告诉记者,由于过去年龄尚小,她很少去墓地拜谒爷爷、奶奶,今年她原本打算拿些纸钱来祭奠二位老人,但是看了生活报刊登的“植树祭故人”活动后,她还是放弃了。她表示,从今以后,每年的这个时候她都会来这里看她栽种的树,追忆逝去的亲人。

  十龄童栽下希望树

  哈市市民余月萍也早早地报名参加了这次的“植树祭故人”活动,她说,希望通过植树来祭奠已故的母亲。

  余月萍告诉记者,她是第一次来参加这个活动。去年也知道生活报搞了“植树祭故人”的活动,但可惜由于时间关系,没能来得及报名,这次便早早地行动了。在植树的过程中,记者看到有一个小男孩在她的身边忙前忙后,一会儿帮着她挖坑,一会儿帮着她栽树,又和她一起填土、抬水。余月萍说,这是她10岁的儿子楚子迪。她说,孩子正在读小学三年级,很少参加公益性活动,虽然他也会背“八荣八耻”,但他并不清楚什么是荣,什么是耻,不知道其中的意义。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对他进行一次身体力行的教育。

  忙得一头汗水的楚子迪说:“很高兴参加这次活动,很有意思,也很新鲜,自己从来没有和这么多的人在一起植树。我要回去告诉同学们,让他们有机会也来植树,要让这里到处都是树木。”

  一次难忘的实践课

  哈工大华德应用技术学院的金盈等8名学生得知“植树祭故人”的消息后,一同报名参加了这次活动。在栽种现场,他们有人负责挖坑,有人负责打水,有人负责浇灌,有人负责培土,不一会儿,一棵树就栽种完毕了,并在此拍照留念。金盈说:“虽然我们没有已故的亲人来祭奠,但对于我们大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次活动的意义非凡,它象征我们走过少年步入青年,是我们即将走出校园步入社会的关键时期。”

  当谈及为何参加这次活动时,金盈和同学们告诉记者,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他们希望用更为文明的方式来参加一切社会活动。最近一段时间,他们一直在尝试着参加一些社会活动,而“植树祭故人”恰恰是他们认为有意义的一项活动,所以报名参加了。他们认为,绿色除了能给人以希望之外,更有生命常青的意义。自己亲手栽下的树,当然格外珍惜,这不仅使大家体验到了劳动的辛苦,更有成功后无法言表的愉快感。他们同时倡议,让所有的人都告别烧纸祭奠的民俗。

  “文明祭扫”渐成主流

  哈市民政局副局长刘洪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时代虽然在向前发展着,但是一些人由于受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丧葬行为还有些落后。这次“植树祭故人”活动,就是要通过植树这种形式引导广大市民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引导和鼓励群众采取植树、鲜花等方式祭扫。

  哈市殡葬管理所所长王国荣说,清明节前后扫墓祭祖是民间的传统习俗。过去,旧的扫墓方式多为修坟补冢、燃烛烧香,以致迷信活动和森林火灾频发。为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扫墓祭祖,哈市殡葬管理所结合“八荣八耻”教育活动,在哈市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倡议广大市民破除丧葬陋习,抵制不良风气,倡导“心语寄深情”、“鲜花表情思”、“植树祭故人”活动,规范市民“文明扫墓”行为。如今,通过这几年的工作来看,“植树祭故人”活动已经初步被人们接受。今后,这样的活动还会继续下去。

  (生活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