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萍乡新余鹰潭发展启示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4日03:23 大江网-江西日报

  启示一

  结构调整“调”出一片新天地(本报记者徐国平)

  萍乡多煤,有“煤都”之称;新余产钢,有“钢城”之誉;鹰潭出铜,有“铜都”之名。这三个市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有一个特征非常明显的核心企业、主导产业,煤炭

、钢铁、铜产品在当地工业经济中曾占有绝对的比重。

  都说“背靠大树好乘凉”。过去,产业结构单一趋向,中小企业弱小单薄,经常“一业波动则全局震荡”。显然,靠传统的资源型工业结构格局来发展当地工业,远远适应不了当今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如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成为三市一直亟待破解的难题。

  ——利用资源,强化联手聚优势。萍乡、新余、鹰潭积极支持驻地企业的发展,推进与本地工业资源优势整合,不断延伸工业产业链,做强做优本土企业。

  新余市加大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大力发展钢材加工业。目前全市钢材加工企业60余家,去年实现销售收入40亿元,已成为我省钢管、钢带、特种钢材以及五金制品的重要生产基地。鹰潭市大力支持铜加工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层次,成为全国最大的铜冶炼及铜加工、铜技术开发中心合同产品集散中心。萍乡市安源钢铁、维新制漆等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

  ——借助外力,扩大开放抓引进。萍乡、新余、鹰潭三市以工业园为载体,以项目建设为龙头,打造工业结构调整的强引擎。萍乡市高新工业园去年全市招商引资引进工业项目301个,引进资金40.85亿元,分别占全市招商引资项目总数和利用市外资金总额的55%和47.8%。新余市工业园区坚持项目以工业为主,一批由机械、纺织、电力、建材、化工、食品加工为支柱的产业落户,形成了一批优势产品集群。鹰潭市注重科技工业项目的引进,重点培育有比较优势、基础较好、前景广阔的精密制造、医药化工、食品加工等支柱产业。

  ——培植骨干,推动民营唱主角。萍乡市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去年累计完成销售收入99.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74.5%,上交税金占财政总收入近50%。新余民营工业销售收入占市属工业比重达52%。

  伴随着新型工业的崛起,萍乡、新余、鹰潭三市工业结构日渐优化,抵御各种风险能力日益增强,过去“一枝独秀”的产业格局被打破。新钢占新余市工业总销售收入由73%降为57%,3年降了16个百分点,第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由2000年的20.543.735.8调整为2005年的12.256.631.2;鹰潭市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20.141.138.8调整到14.549.735.8,5年内二产上升8.6个百分点;萍乡市由5年前的14.454.331.3调整为10.560.229.3,呈现出工业化程度提高的阶段性特征。

    启示二

    投资环境招商引资的吸铁石 (本报记者江仲俞)

  就像一首经典老歌,人人爱唱却有粗糙曼妙之别一样,在我省“以工业化为核心,以大开放为主战略”的大背景下,在发展经济的“主旋律”中,“经济发展环境”这部乐曲,萍乡、新余、鹰潭奏出的是强音,是和谐音。

  他们头上都有吸引投资者的“光环”:萍乡市发展环境和机关效能投诉中心设立的“民声通道”成了本土中小企业的“财富通道”;新余成为全省惟一跻身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诚信政府”前30名的设区市;鹰潭连续五年实现客商“零投诉”,入选全国浙商自愿投票评出的12个“浙商最佳投资城市”。

  环境好不是说在嘴上,也不是写在文件里,而是体现在与驻市企业相处的每个细枝末节,体现在客商感激的话语里,体现在一个个生龙活虎的园区中,更体现在沉甸甸的数字上:新余经济开发区已投资企业134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4家,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8家;鹰潭、萍乡园区企业也超过了100家,很大一部分是规模以上企业。园区经济已经成了这些市新的风景线。

  春龙控股集团董事长何春富在新余经济开发区扎下根,并为新余引进了6家企业、总投资近百亿元。他对记者说:“选择到哪个地方投资,有时候就是凭一种感觉。”在他眼里,“人是第一环境。”而这里的“人”,指的是一个地方的主要领导。新余优惠条件并没比其他地方优惠多少,他却偏偏看中了。因为他与新余人交往时,整个过程都很愉快。他说,这真有点像一见如故后再谈恋爱的感觉。

  我们在萍乡采访,深深感受到这里的干部群众发展经济的迫切愿望和务实的作风。他们对外来投资者特别看重。市粮食局一仓库土地挂牌出让给浙江一家公司后与某单位产生纠纷,影响了对这片土地的正常开发。市发展环境和机关效能投诉中心先后三次召开协调会,为浙江企业挽回了巨额损失。

  鹰潭区位靠近浙江,新余产业工人众多,萍乡中小企业劲猛。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时,这几个市抓住了各自的重点。在鹰潭市投资的浙商有350多家。这些年,鹰潭诚心为江西铜业集团公司、贵溪电厂等驻市企业服务,政府和驻市企业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鹰潭市以同样的诚心为浙商服务。浙商在鹰潭遇到麻烦,市委和市政府主要领导到现场了解情况并解决问题。新余市领导告诉记者,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走向成熟之后,政府所要做的工作就是做好服务。所以新余市提出了建设“信用新余”。“当银行都不敢投钱时,你还能指望外商来吗?”这几年,新余市从建设“信用新余”入手,清理政府欠银行、欠企业的旧欠。对与企业、银行签订的未按时履行的合同全部清理,并一一兑现。

    启示三

    乡镇经济强县固本的基础 (本报记者唐彩萍)

  萍乡、新余、鹰潭经济发展中,有一个十分可喜的现象,那就是县(区)乡镇经济普遍进入快速发展轨道。三市10个县(区)中财政总收入超过2亿元的有7个,超3亿元的4个,其中贵溪市突破10亿元,成为我省首富县。渝水区和分宜县跻身全省22个超3亿元县区之列。萍乡市5个县区财政总收入全部过亿元,其中安源区达到4.33亿元,其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综合排名列全省第二。

  大河有水小河满,县(区)富了意味着乡镇的“钱袋子”鼓起来了。去年,三市有57个乡镇街财政收入过千万元,占总数的43.8%,其中萍乡市36个,新余市16个,鹰潭市5个。

    工业:乡镇经济的支柱

  所有富裕的乡镇无一例外都是依靠工业。工业是乡镇经济大厦的支柱。

  萍乡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实施“工业富乡镇”战略,大力发展乡镇“块状工业”。各乡镇以传统产业和资源优势为依托来招商引资。目前全市已建立湘东区化工填料,安源区建材、机械制造、食品加工,芦溪县电瓷,上栗县烟花鞭炮,莲花县生物制药等20多个乡镇工业经济板块。这些板块产业集中、特色鲜明、群体优势突出,成为乡镇经济的支柱。萍乡乡镇财政收入89%、农民收入80%都来自工业。去年萍乡乡镇财政收入平均达1987.7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年纯收入3922元,比上年增长18.1%,增幅列全省第一。

  新余市、鹰潭市发展乡镇工业以园区为载体,为乡镇搭建工业发展平台。新余市渝水区短短三年构筑了袁河、下村、良山三大工业区域,目前,良山工业园已形成以管、带、丝、机械制造为主的产业布局,规模工业企业13家,袁河工业区已有8家企业落户,下村工业区投资5.5亿元的煤矸石发电项目近期将动工。

    政策:乡镇经济活力之源

  萍乡、新余、鹰潭的乡镇工业之所以发展迅速,离不开良好的政策环境。

  去年初,新余市出台了《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干货”颇多,如凡老城区的工业企业“退城进园”,其原用地可变更为商住用地,出让所得扣除成本费后,全部返还企业用于扩大再生产等等。

  类似的政策措施萍乡和鹰潭也有。宗旨一条:“放水养鱼”,而不是“杀鸡取卵”。贵溪市规定,凡是乡镇引进的企业,完成的税收(地方)全部返还乡镇。分宜县对乡镇实行“划分收入范围,核定支出基数,超收奖励”。上栗县除稳定乡镇财政上解基数外,还将教育附加费、城市建设维护费管理基数增收部分全额返还乡镇。安源区更宽松,从2001年起就对乡镇财政实行“保持基数,固定上解,增收留用”的政策,取消了乡镇财政增收部分上缴的每年递增比例。

  精彩点评

    关键词:以工业化为核心

  涂勤华(省经贸委主任): 萍乡、新余、鹰潭三个设区市都是我省重要的工业城市,产业特色鲜明,工业化水平比较高。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三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以工业化为核心,以大开放为主战略”的战略决策,把推进工业化放在最突出的位置,高度重视和支持工业的发展。通过加大主攻工业力度,突出特色壮大支柱产业、围绕龙头做强骨干企业、活化载体做大工业园区,着力在扶优扶强、做大做活、招商选资三个方面做文章,工业主要指标快速增长、总量迅速扩张。三市均提前实现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利税总额三年翻番目标;支柱产业、骨干企业做大做强成效显著,全省5户年销售收入过百亿元企业,他们就占了三个——江铜集团(已过200亿元)、新钢、萍钢。在新的起点上,新余提出“决战工业500亿工程”,萍乡继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鹰潭致力建成全国最大的铜产业基地,都有新思路、新举措和新目标。

    关键词:开放型经济

  汪玉奇(省社联研究员): 萍乡、新余、鹰潭三个设区市快速发展的历程,令人振奋,也发人深省。

  新世纪以来,我省进入到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与中国沿海地区产业发展水平升级所引发的产业转移资本输出,为我省大开放促进大发展,创造了极为重要的机遇。萍乡、新余、鹰潭以极为敏锐的机遇意识,乘势而上,很快赢得了发展主动权,成功实现了经济位次的前移。三个市的实践表明:机遇是平等的,公平的,但机遇只属于善于抓住机遇的人们。

  “十一五”时期,江西大开放的机遇不仅继续存在,而且还将进一步放大。学习三个市的发展经验,对于力争在中部崛起中有更大作为,有着直接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城市化

  刘文峰(国家统计局江西调查总队综合处处长): 作为先进生产力的载体,城市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最强大的动力,也是所在地区最亮丽的名片。区域发展主要体现为城市的兴盛,区域竞争根本是城市间的角逐。我省经济欠发达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城市化滞后。

  令人鼓舞的是,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江西的城市化率平均每年提高1.9个百分点,比全国同期快0.5个百分点,2005年,全省城市化率为37.1%,并且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萍乡通过培育接替产业、改造老旧城区,成功完成了城市转型,昔日的“灰姑娘”如今光彩照人。新余、鹰潭两座江西最年轻的设区市,也走出了一条农民市民化、外来人口本地化和郊区城区化的城市化新路。三市城市化率分别达到48.1%、48%和41.8%,居全省各设区市前列。他们的做法和经验为加快我省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体系品位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