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没有互信 “面试招生”如何破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4日04:04 华商网-华商报

  ■毕诗成

  4月2日,复旦大学在一片质疑口水中完成了“面试”招生,1208名考生中,300人将有幸告别“一纸定终身”,以“一面定乾坤”方式被录取,这一数字占招生总数的10%(4月3日《华商报》)。虽说只有300人能够享受到这第一缕阳光的“福荫”,但本次改革对于中国高考制度来说,无异于一次“重量级”地震。

  说起来有点好笑,别看大家平日里说起“应试高考”时恨得牙根痒痒,骂起“一纸定终身”时义愤填膺,但真的有高校迈出招考改革第一步时,舆论却并没有“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欣喜,倒是多了一些“万恶皆由此处生”般的怨语。综观坊间质疑,“怨语”较少来自改革“方向上”的批评,更多来自“方向之下”的细节忧虑。大家各怀猜疑,互不信任,无法凝聚改革共识,成为高考招考改革推广、完善的瓶颈所在。

  一是学生、家长对高校不信任。以考分做唯一标准,虽说造就了很多“高分低能”的“考试工具”,但分数线的硬杠杠立在那里,其“客观性”足以成为一道“公正”之盾。而以面试为主导的自主招生,考官的“喜忧一念间”决定的是“十二年寒窗苦”的考生命运,最大特点就是“主观”。心重望之,必生疑虑,中榜者不必说,落榜者家长难免要对“考官能动性”的优劣产生质疑。基于此,高校也谨小慎微,缩手缩脚,复旦便在“面试”之外加了两道“综合考”与“统考”的杠杠,光综合考试就涵盖10个科目。但过细的规定,俨然沦为另一方式的应试,引导学生去应对更多的考试范围,离“自主招生、素质考察”的改革初衷相距甚远。

  二是高校对中学不信任。按照国外大学经验,高校自主招生录取,对学生初步选拔主要依据考生“中学水平考试”成绩。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须待七年期,将中学学习成绩与学年学期考评结合,才能全面认识考生。基于此,最了解考生状况的高中教师和学校推荐是选拔考生的重要环节。但目前,联想到许多中学保送时为了“状元情结”不惜“送良不送优”,加上复杂的人际关系,高校对中学难以采信,而不得不大张旗鼓,试图以自己教师的面试实现对学生的全面了解,实际绕了一个大弯,大大加大了招考成本。

  三是社会对改革尝试不信任。那边考试刚开始,尚未显出“腐败迹象”,这边“咒语”已生。“掐尖”改革、操之过急、创造腐败空间、堵死穷孩子唯一公平出路……更有甚者从“人性恶”出发,得出“推动此制度的人以更小的风险为钱、权与高等教育机会的交易提供可能”这样一个“有罪推定”。“面试”改革打开一扇多元教育的窗户,却并未关掉既有之门,但在一个特权意识浓厚、很多行业存在腐败的社会背景下,社会对改革者从出发点上,就陷入一个“无厘头”的质疑,何谈宽容的改革氛围?

  历史经验昭示:决定改革成败的,常常不是“应然”的制度设计,而是“实然”的社会阻力。从理论上讲,自主招生是大势所趋,但要想让“复旦先行”的高考改革实现破冰,放之于四海,关键在于在利益的关系基础上,修补、凝聚改革共识,消弭散布于全社会的“互不信”。没有互信,“面试招生”如何破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