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温岭渔民大海拾“宝”不动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4日05:18 浙江日报

  本报讯 (记者 刘治浪 通讯员 金宗炳 莫江) 日前,温岭市松门镇干部来到横门村调查渔民大海拾“宝”一事,渔民陈贤友指着40多立方米原木对镇领导说:“我两个儿子拾回的原木一根不少地堆在这里,希望能尽快找到失主。”

  在龙门港4公里多长的海岸线上,堆放着近千根原木,大多直径在半米至1米左右,最小的也有40余厘米;最长30多米,一般长度10至20米;据当地群众估算,原木总量约4000

立方米,价值500余万元。这是松门镇石板殿、横门、南港和乌岩等4个村的近百条渔船在海上捕鱼时打捞的。

  3月14日,浙岭7915号渔船老大李启兵和浙岭7589号渔船老大陈传林在离龙门港约360海里的海域发现大批漂浮的原木。“我们发现大批漂木,你们有没有发现附近发生海难事故?”渔民们用对讲机进行联络。不久,方圆几十海里内都发现漂浮原木,但没有发现出事船只。经商量,渔民们停止捕捞作业,决定先把这些原木打捞起来,运回温岭渔港。

  海上刮着7级左右大风,掀起2米多高的海浪,原木一旦撞在船体上后果不堪设想。渔民们用渔船上的小吊机打捞。有的原木太大,渔民们就把原木用绳索捆在船体上,往渔港拖。本来20多小时的水路,拖上大原木后船速减慢,开了50多个小时才回港。

  从3月18日到24日,百多条满载原木的渔船相继回到温岭龙门渔港。村干部租来大型吊车和运输车,把原木卸运到安全地方堆放起来。在镇政府的号召下,村民们约定:“没有找到失主,没有政府的指令,把这些原木完好地保管起来,一根都不能丢失。”

  温岭渔民在海上拾到大批原木的消息很快传开,周边的木材商贩纷纷赶来收购,但都被渔民拒绝。渔民陈传林出海前刚在松门镇买了一套房子,妻子正等着买木料装饰。这次丈夫在海上拾回11根原木,其中有一根直径1米、长11米、笔直的大圆木,中间没有一个螺结,木工师傅见了,翘着大拇指说:“这是有钱买不到的好料。”陈传林夫妻异口同声地说:“这原木不是我们自己的,绝对不能用于装饰房屋。”浙岭7533号船主江文斌去年夏天投资50多万元,购置了新渔船,背了一笔债,有人估算,他这次海上打捞了13根原木,起码能卖7万元。江文斌回答说:“我绝不出售拾来的原木去还债。”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