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大地上的艺术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4日08:23 法制日报

  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

  本网记者 袁成本

  一个棉农,如果种植的是“岱子棉”,亩产量达到几十公斤就称得上高产;而如果种植“鲁棉一号”,稍好点的地块亩产将在百公斤以上。“岱子棉”是著名的美国棉种,新

中国建立后,它在我国黄河流域的棉区“称王称霸”二十多年。

  在棉铃虫逼迫下

  这个种植“鲁棉一号”的棉农,如果遇到棉铃虫大爆发,他每天都要呆在地里打药,如果耽误两天或者打错了一次药,将面临绝收;而如果种植了“鲁棉研”15号这样的转基因抗虫品种,他可以高枕无忧,因为,“鲁棉研”系列自身的叶、茎、桃,都含有杀虫基因毒蛋白。

  农作物的品种之间,差别就是这么大;农作物的优质品种,就是这么“厉害”。

  “鲁棉研”系列,是山东棉花研究中心与中国农科院科技人员心血的结晶,棉花自身具备的杀虫和高产特性,就是他们给弄“进”去的。比起世界上先进的转基因棉花品种,在抗虫性能比较,“鲁棉研”毫不逊色;而产量方面,比它们还高出一筹。

  培育“鲁棉一号”和“鲁棉研”的,是同一个专家团队。1959年,山东省棉花研究所成立,1986年,改名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中心。这个一脉相承的专家团队,共取得科研成果四十多项,获省级以上奖励三十余项。

  在“鲁棉一号”培育成功后,“岱子棉”悄然退出中国。

  天有不测风云。1992年,虫灾席卷黄河流域,棉铃虫以每月一代的速度快速繁殖,如不采取有效的化学防治措施,只消一两天,棉铃虫就能把棉花的叶子吃成网状,啃完叶子之后,连棉茎和棉桃也不放过。从此,棉农谈虫色变,山东棉花生产急转直下,种植面积由两千多万亩下降至五六百万亩。“鲁棉一号”

  遭灭顶之灾。国外棉花品种在退出我国二十多年后,卷土重来。

  天道酬勤

  “内忧外患”,使科技人员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灾情就是命令,压力变成动力,山东棉花中心的专家们,下决心培育出一种能抗虫的棉花新品种。

  按正常育种的程序,选育一个常规抗虫棉品种,至少需要5年。而杂交更易于聚合植物的优良特性,选育时间相对短些,专家们把突破口选定在转基因抗虫杂交棉的培育上。

  有这样一个笑话。一位漂亮的女演员,追求某著名科学家,美中不足的是,该科学家长相有些寒碜。女演员说:将来生了孩子,聪明像你,相貌得像我。木讷的科学家反问道:如果像你一样蠢、像我一样丑,可怎么办?杂交育种,就是通过种种手法,令其吸收父本、母本双方的优点,实现女演员那样的憧憬。育种专家的心愿,就是在试验田里找到综合品质最优、匹配最佳的棉株,然后采取技术手段,令其所有优点完美地集中到一株之上。而更重要的是,这种特性必须能稳定地遗传。

  山东棉花研究中心的专家们与时间赛跑。棉花育种的主要“工序”要在大田里进行,棉花生产每年只能重复一次。在山东临清的试验基地,每年4月棉花下种,当年10月收棉;而在海南岛,则是当年10月种植,来年3月收获。如果两地能接上茬的话,在海南种植的棉花,当年收获的种子就可以到山东种植,一年可以当成两年使用。他们决定打这个时间差,到海南“加代”。为了节省经费,在最艰苦的时候,赶赴海南的路线图是这样的:先乘汽车从临清基地赶到河北邯郸,再坐火车到武汉,从武汉转乘车到广东湛江,再从湛江乘船到海南海口,最后坐汽车到海南岛南部农场的棉田。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单程需要五六天时间。在路上,许多人的脚肿得连鞋子都脱不下了,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到了海南,不少人水土不服,浑身长满了毒疮,但没有人退却。

  为了与棉铃虫抢时间,山东棉花研究中心扩大育种规模,在中心设置了4个课题组,每个组的试验基地由十几亩扩大到四十多亩,株行圃由原来的每年几百个增加到几千个,选配的杂交组合由几十个增加到几百个。他们还在全中心组织新品种联合试验,集思广益,优中选优。

  每亩棉田种植着三千多株棉花,如何选用最好的棉株作亲本,选有什么样的母本与父本结合,才可能产生良好的后代,既抗虫、又高产,还要品质好,用山东棉花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汝忠的话说:这是一门艺术,是一门令育种人痴迷的艺术。在棉花的生长季节,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大田里,每棵棉花都要摆弄好几遍,其目的只有一个找到最好的杂交组合。从基地回来,每个人都被晒得黝黑黝黑,如果把他们放到一群农民当中,很难分清谁是农民、谁是专家。

  科研人员以忘我的热情投入到育种攻关之中。天道酬勤,上苍不负。经过几年努力,反复筛选,抗虫杂交棉选育首先取得突破,高产转基因抗虫棉“鲁棉研”15号培育成功;稍后,常规转基因抗虫棉“鲁棉研”16号培育成功;再后,短季转基因抗虫棉“鲁棉研”19号培育成功。2005年,从“鲁棉研”15号到“鲁棉研”25号,11个抗虫棉新品种通过国家和山东省的审定,分别占全国和山东省当年棉花新品种审定总数的35%和80%,这在全国绝无仅有。

  两个十年

  采访札记

  本网记者 袁成本

  “鲁棉一号”的选育,历经10年方成正果;“鲁棉研”系列的培育,历时也是十年多,至今专家仍在努力。良种培育,既需要实验室,更离不开大田;他们首先是科学家,同时也得是农民。

  山东农业大学副校长、著名育种专家董树亭所带的每一个博士,都有自己的试验田,从下种到收获,要全程独立完成。在山东棉花研究中心采访时,专家李汝忠把他们的“秘笈”概括为在大田里种上10年地,同时在实验室里坐上10年冷板凳。一切科学都要力戒浮躁,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的良种培育尤其如此。

  (责任编辑 郑剑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