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我的笔名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4日10:23 红网-三湘都市报

  ◆朱健

  继《我的书房》、《我的书缘》后,董宁文君又以《我的笔名》命题作文。想到《辞海》关于“笔名”释义,乃作者发表作品时所用别名。本名?似不可。虽约定俗成,总有点道理。想来想去,大概所谓之名,皆有寓情寄兴述志明理之意。而本名(包括乳名、学名和往年的“字”)多尊长所赐,即屈原所谓“肇锡余以嘉名”,是老辈人的祈愿。别名则多

自拉自唱,具个人化、个性化特色。用为作品署名,其上佳者,于人于文往往有点睛之效。比如我们知道了古人或称小狼崽矫健有力者为“迅”,对“鲁迅”用意、文章标格及瞿秋白称他“吃狼奶”之来由,会有更多体认。

  以上几句咬文嚼字,不一定恰当。至于我的笔名和别名,则经不起这么咬嚼,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社会历史条件下,只是为革命隐姓埋名而已,随便凑两三个字即可。比如我用过“丁一山”,三字六笔,好记又省事。前几年居然接到过尊为“丁老师”的来信,自言是我五十多年前的学生,辗转相寻知道现今情状,但仍觉得“丁老师”三字亲切云云。又如“朱健”二字,可称已伴我六十寒暑有余,悲欢离合尽历。但当初取用,非常之偶然。1943年,第一次投寄诗稿到成都华西日报陈白尘主编的副刊《星期文艺》,恰好收到同学少年李的来信以“祝健”结语,顺便挪用,既寄念想又收隐姓埋名之效。封寄时浏览一遍,脑海忽冒出同学女生形象,远在天边巧笑倩兮,神不守舍,改“祝”成“朱”。这点纯净美妙的小小秘密藏于两字之中,陪我漫长人生路上小打小闹,或沉或浮,亦喜亦悲。实际上隐姓埋名用之不久,因为我致力攻诗不过三四年,数量有限,品相欠佳,少为人知。1946年后更是全心全意干革命,几乎与“文学”绝缘。革命成功,正在分享胜利果实,1955年“反胡”大案兴起,都是“朱健”惹的祸,在劫难逃,住进单身牢房。一番日审夜讯后,因早与文学绝缘,油水不大,再无人搭理。单身牢房只能自己与自己面对面,积习重萌,无聊就写诗。一年多后,以“包庇反革命”留党察看一年(实际察了五年)结案,容许继续革命。苦于无法把大好消息遍告亲朋好友,以释锦注。正巧《诗刊》创刊了,管它三七二十一,把单身牢房的诗抄几首投寄。编辑部警惕性不高,“朱健”又知名度太低,小诗接二连三刊出,且来信联系,认为发现了“新人”,本地文艺界见到“中央刊物”有作品发表,也和好如初,频频联系。重新写诗弄文,盖由此起。“文革”结束,我又在《诗刊》故技重演,颇见效益。后来总结经验,写成短文《且以姓名报平安》,言及同居一城故旧,也曾借报刊见姓名而重通音问。世事沧桑,人生五味,此亦一证。只是我这笔名的由来,一李一朱在世时,不知何故,我竟从未向他们谈过。桃李春风一杯酒,自酌自饮自乐自伤多年。而今约略写出,既奠逝者,亦自奠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