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丧失互信:高考改革注定步履维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5日00:00 新华网

  毕诗成

  4月2日,复旦大学在质疑声中完成了“面试”招生,1208名考生中,300人将有幸告别“一纸定终身”,以“一面定乾坤”方式被录取,这一数字占招生总数的10%。虽说只有300人能够享受到这第一缕阳光的“福荫”,但本次改革对于中国高考制度来说,无异于一次“重量级”地震。

  说起来有点好笑,别看大家平日里说起“一纸定终身”时义愤填膺,但真有高校迈出招考改革第一步时,舆论却并没有“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欣喜。纵观坊间的质疑,“怨语”较少来自改革“方向上”的批评,更多是对细节的忧虑。大家各怀猜疑,互不信任,无法凝聚改革共识,成为高考招考改革推广、完善的瓶颈所在。

  一是学生、家长对高校不信任。以考分作为唯一标准,虽说造就了很多“高分低能”的“考试工具”,但分数线的硬杠杠立在那里,其“客观性”足以成为一道“公正”之盾。而以面试为主导的自主招生,考官的“喜忧一念间”决定的是“十二年寒窗苦”的考生命运,最大特点就是“主观”。中榜者不必说,落榜者的家长难免要对“考官能动性”的优劣产生质疑。基于此,高校也谨小慎微,缩手缩脚,复旦便在“面试”之外加了两道“综合考”与“统考”的杠杠,光综合考试就涵盖10个科目,俨然成为另一种方式的应试。

  二是高校对中学不信任。按照国外大学经验,高校自主招生录取,对学生初步选拔主要依据考生“中学水平考试”成绩。“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须待七年期”,将中学学习成绩与学年学期考评结合,才能全面认识考生。基于此,最了解考生状况的高中教师和学校推荐是选拔考生的重要环节。但目前,联想到许多中学保送时为了“状元情结”不惜“送良不送优”,加上复杂的人际关系,高校对中学难以信任,而不得不试图以自己教师主持的面试实现对学生的全面了解,实际绕了一个大弯,大大加大了招考成本。

  三是社会对改革尝试不信任。那边考试刚开始,尚未显出“腐败迹象”,这边“咒语”已生。“掐尖”改革、操之过急、创造腐败空间、堵死穷孩子唯一公平出路……更有甚者从“人性恶”出发,得出“推动此制度的人以更小的风险为钱、权与高等教育机会的交易提供可能”这样一个“有罪推定”的结论。“面试”改革打开一扇多元教育的窗户,并未关掉既有之门。但在一个特权意识浓厚、很多行业存在腐败的社会背景下,社会对改革者从出发点上,就陷入一个“无厘头”式的质疑,何谈宽容的改革氛围?

  历史经验昭示:决定改革成败的,常常不是“应然”的制度设计,而是“实然”的社会阻力。从理论上讲,自主招生是大势所趋,但要想让“复旦先行”的高考改革实现破冰,放之于四海,关键在于在利益的关系基础上,修补、凝聚改革共识,消弭散布于全社会的“互不信”。没有互信,“面试招生”如何破冰?

  延伸阅读:

  对普通百姓而言,高考是一种相对来说比较公平的竞争方式,同时也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既然如此,大家为什么对现在的高考制度质疑不断?我们的问题究竟出在哪?看看他国,或许有所启迪。《高考在美国》一书中介绍,美国也有高考,但那里学生考大学不是单凭高考的“高分”,而是靠这4年各科期评成绩平均分,每学期的期末成绩总评是美国高中生升大学的基础;美国不是“一考定终身”,而是有多次高考,给考生多次展现自己的机会;国立大学、省立大学、市立大学进行分类独立考试,考核学生和录取学生的主动权在大学。此外,许多大学也有“面试录取”。

  对比中美高考,统一和多元是最大的差别,而“多元高考”无疑也是我们高考制度改革的一个方向。如,考试标准,从只看高考一次成绩,到既看高考考分,又看高中成绩,还看社会活动、文体活动、公益义工等德行表现和成长记录,以综合成绩来决定是否录取;高考时间,从一次到多次,还可以分为全国统一考和高校自主考几个层次进行,多种形式增加学生考试机会;录取方式,从按成绩高低集中录取,到把成绩、面试、特长等相结合,把综合评价列入高考招生评价体系。

  任何改革,都需要有相应的制度环境和文化土壤,高考也不例外。“复旦面试”是我们走向“多元高考”的一个突破,人们对此最为关注的,不是“面试成绩”,而是如何保证公正与公平。同样,公正与公平也是“多元高考”不可逾越的坎。如果缺乏有效监督,带有一定级别、行政色彩很浓的大学,则很难保证不受权力的影响和金钱的诱惑,即使获得了自主权,早晚也要沦为“寻租权”。可以说,大学体制、机制的弊端得不到修正,上级、同级、社会、媒体、民众的各种监督权得不到完善与落实,法治得不到张扬,民众就不会放心把自主权这个紧缺资源交给学校。

  无论怎样,“复旦面试”带我们打开了“多元高考”这扇门,能否一路走好,很大程度有赖于“门内门外”的土壤、气候与环境。

  相关报道: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