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语文历史两科老师同堂讲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5日03:35 东南快报

  今年9月,我省高中将开始实施普通高中新课实验。这意味着我省高中老师的上课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还有高考的考试方式都将进行一系列根本上的改革。

  这不仅对学生是一场挑战,对于老师来说,也是一场挑战。

  作为全省66个课改样本校之一的福州三中,已经先行一步。

  近日,记者走进福州三中的课堂,体验了福州三中自行开发的几门校本课程,这或许可以告诉每一个关心课改的人:今年秋季课改以后,课程原来可以这样上。

  

语文历史两科老师同堂讲课

  (图)打破课堂界限,学生与老师互动教学是课改的一大特色(资料图片)

  课堂上

  看诸葛亮的两张脸

  “《失街亭》到底是谁的错?是诸葛亮,还是马谡?”语文老师李棽的话音刚落,同学们就叽叽喳喳地谈开了。

  “当然是马谡!是马谡执行中失误。”一个同学这样说。

  “诸葛亮也是凡人,他怎么就不会出错?”另一个同学反驳道。

  “我觉得诸葛亮是对的,马谡应该负全部责任。”另外一个同学又接上去。

  “我认为街亭之失,责任在诸葛亮,他明知派一个人又派一个人都不能胜任,为什么不深思熟虑以后再做决断呢?”

  于是30多个同学分成小组经过讨论后开始了激烈的辩论。

  这不是一堂辩论赛,而是近日在福州三中校本课程《三国人物谈——诸葛亮》的课堂现场。

  课堂打破以往老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的布局。讲课的老师也不局限于一个语文老师,还有一个历史老师。两人在讲台上唱起了双簧,分别给同学们说起了诸葛亮的两张脸。

  “那么诸葛亮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老师发问。

  “诸葛亮是一个小心谨慎的人,他有情有义。”一个同学说。

  “那么历史上的诸葛亮和文学上的诸葛亮有什么不同呢?”语文老师一步步深入。

  课程进行到这里,教鞭交给了历史老师张友文。

  “我们先来看看《三国志》上是怎么来评价诸葛亮的。”张老师继续,“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标准是看他是否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是否是大势所趋。”

  “对文学形象的评价,标准是看他是否符合人们的文化理想和价值观。”语文老师接着说。

  “诸葛亮治理蜀国有功,经济发展了,他是一个高人。”一个同学补充说。

  “诸葛亮他是个‘可敬的超人’,他深谋远虑、足智多谋,但他也有缺点,他过于谨慎,过于保守,在对待魏延的态度上有个人偏见。但正是因为这些缺点,人们更加确定,诸葛亮是人,不是神,从而也显得更加可敬、可爱。”另一个同学从文学的角度来补充。

  课堂后

  一道特殊的家庭作业

  “谈了这么多,我给大家布置作业。最近,影片《霍元甲》引发的官司沸沸扬扬,因为影片中的一些情节不符合霍元甲先生的生活真实,霍家后人起诉电影《霍元甲》制片方,原被告双方已进入庭审前的准备期。请同学们结合这堂课学到的对历史人物和文学形象的评价方法,谈一谈对这件事的看法。”

  一堂课快结束了,语文老师和历史老师给学生们布置了一道特殊的“家庭作业”。

  启示

  课原来可以这样上

  “太好了,原来课可以这样上!”一名福州十五中的教师在听课评语上这样总结自己受到的启示。

  和以往相比,新课程一个比较明显的变化在于它鼓励学生在感兴趣、有潜能方面选修更多的模块,使学生实现个性的发展。这是三中推出的一门校选修课。选修的学生有的从小喜欢“三国”,对“三国”故事烂熟于心,有的是“三国游戏”迷。他们的老师李棽也是个三国迷。李棽老师说:“通过对《三国演义》艺术的探究,让高中生对古代经典有进一步的了解,并学习到更多的相关知识及从事文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这就是我开这门课的目的。”

  这门课虽然与高考的联系不那么紧密,但学会以历史的眼光或从文学的角度去评价人物,本身也是一种语文素养。2004年高考作文题,就是要求学生从题中所列的文学形象和历史人物中选择一个进行写作,学生掌握了对人物的评价方法,写这一类的作文,自然能达到另一种境界。

  另外这门课体现的是语文与历史这两门不同学科的融合。听课的老师点评道:知识的教学是立体的,这种在校本选修课程中融合不同学科知识的尝试,突破了死板的学科知识界限,是一场重大的教学变革,这也让老师无法再敷衍了事,而必须拿出点真本事来。

本报记者 齐榕 艾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