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本报记者首次全程体验飞机增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5日04:42 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

  

本报记者首次全程体验飞机增雨

  

本报记者首次全程体验飞机增雨

  

本报记者首次全程体验飞机增雨

  

本报记者首次全程体验飞机增雨

  

本报记者首次全程体验飞机增雨
“春雨贵如油”。4月3日,当一场久违的春雨开始淅淅沥沥飘洒时,我省今春首次人工增雨作业也开始了。

  为何选择这个时候进行人工增雨?飞机是怎样增雨的?人工增雨的成本有多大?效果如何?带着这些好奇,昨天下午,记者随省气象部门人工影响天气的专家,登上飞机,体验飞机“耕云播雨”的全过程。

  天在下雨,为何还要增雨?

  按照约定,昨天下午1点,飞机将进行第四个架次的作业。

  中午时分,记者早早赶到新郑机场。路上,雨越下越大。

  为何天下着雨还要人工增雨?省气象局胡鹏局长说:“这场雨下得好,但目前雨量还有点小,旱情解除不了,森林火险等级降不下来。”

  胡局长说,近段时间,省气象部门一直寻找适宜的云层和合适的时机进行人工增雨作业。根据省气象台预测,近期将有一个明显的系统性降水过程。经过紧急会商,决定实施人工增雨,并从空军某部租来一架军用运输机。

  为何要用飞机增雨?胡局长说,目前人工增雨作业方式主要有高炮、火箭和飞机三种。飞机增雨主要特点是直接在云层中飞行,作业效率高、影响面广。

  这次人工增雨和以往不同的是,将采用“空地一体化”方式进行。空中采用国内外最新、最全和最先进的作业装置,采用液态二氧化碳播撒和碘化银烟条燃烧两种方法,扩大增雨面。地面采用火箭、高炮齐发。

  坐飞机又危险又颠簸

  12时30分,草草吃了午饭,原本马上就可直接上飞机,但被临时告知,因为正同空管部门协调报批本架次的飞行路线,需要等待。

  鲍向东,省人工影响天气指挥中心主任,负责此次飞机人工增雨作业的飞机、机场、地面雷达等三方协调工作。

  鲍向东介绍,一般民航有固定的航线飞行,而增雨飞机没有固定的航线,可自己设计大致飞行区域和路线,但需要提前进行协调和报批。

  14时,根据多种气象资料综合分析,确定了本次飞行大致路线和区域:郑州—许昌—平顶山—周口—商丘—开封—郑州。

  15时,被准许进入机场。只见一架运—7机停靠在机场。这架飞机自重16吨,长15米,宽24米,高6米。

  大约10分钟后,担任此次飞行任务的5位机组人员走上飞机。让记者惊奇的是,飞行员陈宇、领航员张忠芳是女同志。

  据机长张建昌介绍,与普通的民航飞行不同,民航飞行都是在万米高空以上,几乎没有垂直气流的影响,乘客感觉舒适、平稳;但增雨飞机在飞行途中,一般都是在3900米到4500米之间的云层中穿行,而这里的云层中强大的气流常常使飞机上上下下颠簸不定,危险系数也比民航飞行大得多。同时,对飞行员要求最高的是飞行路线经常会临时改变。

  人工增雨是怎样进行的?

  16时50分,飞机开始发动。此时,机舱内巨大的轰鸣声,震耳欲聋,面对面交谈也需要对着耳朵大声喊。

  17时22分,飞机飞至3000米高空,空地传输系统显示的是禹州市上空。省人工影响天气中心操作员张建越,用钳子拧开装有液态二氧化碳的高压气瓶的阀门。

  鲍向东说:“飞机刚升空时,由于外面温度高,一直没有作业。主要是液氮在零摄氏度以下、碘化银在零下5摄氏度催化效果才更佳。”

  17时27分,汝州市上方,3816米。传输器上温度显示的是零下5摄氏度。鲍同时按下左右两个碘化银燃烧器按钮。

  记者注意到,两条火舌从机身腹部外侧喷出,散发出长长的条状白雾。

  鲍向东说,有云未必有雨,云中的水滴有大有小,小的水滴漂浮在空中便成为云,当水滴在气流的作用下不断增大,当上升气流托不住时,雨滴落下来形成自然降雨。飞机实施人工增雨最常用的办法是喷射碘化银,使水滴逐渐长大。

  飞机机身两侧装有喷管,用来喷射高温燃烧的碘化银,气体的碘化银进入冷云以后,通过冷却凝集成大量极为细微的粒子,它们的晶体结构与自然冰晶非常相似,从而起到“冰核”的作用,形成了许许多多小冰晶,增加了云中的冰晶浓度。由于碘化银的成冰效率很高,因此成为人工增雨最常用的催化剂。

  人工增雨的成本多大?

  17时49分,鲍主任提议让记者体验一下增雨作业。按照他的提示,记者轻轻按下了碘化银按钮。

  “如果云层可以,我们尽可能地播撒碘化银,多降些雨水。”鲍向东说。

  飞机人工增雨的成本有多大?

  在操作的间隙,鲍向东粗略计算了一下:像租用这架飞机,停机场一天需要费用4500元,飞行一个小时4000元左右,催化设备像碘化银一公斤需要5000元,一个架次需要2公斤左右。这样一个架次下来,各种费用加在一起需要数万元。

  “由于这些费用来之不易,我们也格外珍惜,尤其是在作业时,尽可能找那些水气含量丰富的云层,但危险度也大。”

  究竟能增多少雨?

  鲍向东说,目前按照国际科学试验测算,使用碘化银大约能使雨量增加15%到30%。但这些是直接的效益,如果算上它所产生的其他间接效益,应该更大。

  他说,播撒过碘化银和液态二氧化碳的云层不会马上就下雨,因为这其中需要一个凝结过程,同时,播撒的碘化银影响范围一般在下风向10公里左右。因此增雨时一般选择在需要增雨地区的上游云层实施催化。

  据鲍向东介绍,目前,由于经费有限,我省的增雨作业还停留在应急抗旱上,而像北京等地,经常用增雨来增加水库蓄水量,改善生态环境。

  目前,我省正加大云水资源开发力度,以实行全天候、全方位进行人工影响天气,真正能实现“呼风唤雨”。

  常常边呕吐边工作

  18时20分,点燃最后两个碘化银燃烧器。

  上飞机前,一听说我们要亲身体验,胡鹏局长担心地说,你们受不了。飞机颠簸得厉害,很多时候一些气象工作者因受不了飞机剧烈的颠簸而呕吐得稀里哗啦。

  但记者感觉,在这个过程中并未出现明显的颠簸。

  省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工作人员李昊介绍,主要是这次作业所经历的雨层云较平稳,空气垂直对流不太明显,才没有出现太多较大的颠簸。同时,飞机作业最害怕的雷电也没有遇到,才没有出现一些平常遇到的危险。

  18时28分,鲍向东汇报:“一切正常”,并发出了落地的指令。这时飞机出现了剧烈的颠簸,不过很快就过去了,飞机着陆,停稳,一切平安。

  记者昨晚发稿时,省气象台发来传真,经过四个架次、10多个小时的飞机人工增雨作业,以及部分地区采取的高炮、火箭地面作业,全省普降小到中雨,部分地区下了大雨。輥輳訛6

  中国空军航空兵某运输部队的女飞行员担任此次增雨作业的飞行任务。

  本报记者李建峰摄

  上图首次参与执行本次增雨飞行任务的国产中型运输机。

  下图安装在机舱下部的液态二氧化碳释放口向外喷撒雾状气体。

  左图悬挂在机舱外的催雨剂碘化银燃烧后释放出紫色烟雾。

  左下图工作人员在飞行途中打开高压气瓶,向舱外释放液态二氧化碳。本报记者李建峰摄

  □本报记者肖建中田宜龙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