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我要把爱心传递下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5日11:30 生活报

  本报记者 崔立东

  坐在记者面前的孟玲娜面色有些苍白,因为一周只能吃一次蔬菜,因为春寒料峭时只有单薄的衣衫。

  然而,你从她的眼神中看到的却是坚强、自信和执著。从上大学的第一个假期开始

,她利用寒暑假时间回到家乡,为村里像她一样贫困、渴望走出黑土地的孩子们补习文化课,分文不取,风雨无阻。

  是什么力量,让这个本应该接受帮助的人,却在矢志不渝地帮助他人?

  怀揣500元钱,踏进大学校门

  2001年8月22日,讷河市拉哈镇四季青村喜从天降:该村学生孟玲娜以拉哈一中理科状元的成绩考取了哈尔滨医科大学口腔专业。那几天,孟家像过年一样热闹,村民们纷纷登门贺喜。

  然而,每年4800元的学费却像阴影一样笼罩在孟玲娜父母的心头。全家仅有两垧地,好年景收入也就是三四千元。当时,孟玲娜的奶奶79岁,身体一直不好;父亲又患有严重的肾病,为治病家里债台高筑;姐姐正在上大学、弟弟还在读高中……可是母亲说:“只要你们有出息,这个家的希望就不会破灭。”

  在孟玲娜要去大学的前一天,乡亲们你十元、他八元地凑了500元交给她,孟玲娜含着泪收下了。就是揣着这500元钱,孟玲娜与母亲踏进了哈尔滨医科大学的大门———她们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国家助学贷款上。

  然而,到了学校才知道当时申请国家助学贷款非常困难。孟玲娜与母亲失望地站在操场上,任由太阳曝晒着,心情极度失落。

  当天报名快要结束的时候,学工部老师赶来通知孟玲娜:“校长亲自批示,让特困生先入学,后缴学费!”听到这句话,孟玲娜扑到母亲怀里大哭起来。

  “我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

  按照规定,新生要统一住到大学城,每年宿费是1500元。而孟玲娜兜里只有500元!

  又是学工部的老师出面协调,最后把她安排在校园内住宿,每年费用600元,也是先欠着。

  上大学期间,孟玲娜仅花过10元钱买过一件上衣,至今还穿着。其他都是老师、同学、亲戚捐的。每年孟玲娜都会领到困难补助,虽然不多,但可解燃眉之急。学校还想方设法创造勤工俭学岗位,孟玲娜就曾做过学校会议室保洁员,还做过家教。此外,孟玲娜每年都会获得奖学金。

  上学期间,孟玲娜除了入学时带来500元钱,就再也没有向家里要过钱。她常常说:“我是多么的幸运,得到了许许多多人的帮助!”

  受人之恩,该如何回报?夜深人静的时候,孟玲娜常常想这个问题。“毕业后我会成为一个医生,可以为许许多多的人看病。可现在呢?现在我能做什么?我怎样才能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

  她想起1998年。那一年嫩江暴发大洪水,全家颗粒无收。虽然她以高分考入了重点高中,但是因为交不起学费和住宿费,只好就读于当地的普通高中。在当地,还有许许多多像她一样贫困的学生。

  “对!我要用我所学的知识去帮助家乡那些像我一样贫困的学生!”

  “孩子的眼神给我力量”

  第一个寒假即将来临的时候,孟玲娜的母亲已经在村里四处张贴了用红纸写的“好消息”:义务为村里的孩子补习英语,小学与初中生都可以报名。

  孟玲娜到家的时候,已经有六七十个学生来报名了,可是教室还没有着落。村里借给她一间库房,房屋墙角满是蜘蛛网,墙皮脱落得非常严重。孟玲娜用了整整一天时间,才把“教室”打扫干净。然后跑回家,将家里所有的床单、布帘等都抱了过来,用钉子钉在墙上,“教室”瞬时变得整洁、温馨起来。

  做过木匠的父亲还给她做了一个简易的黑板和教鞭。没有桌椅板凳,就用砖头垒起一个台,然后在上面放上木板;缺少取暖设施,一位叔叔给砌起了一个火炉。不久,简易的教室里就传来了朗朗的读书声。

  孟玲娜把学生编成6个班,每个班上两个小时课。这样,除了每天中午休息半个小时外,孟玲娜从7点一直讲到19点半。

  一天下来,她嗓子哑了,腿酸了。夜晚,孟玲娜还要备课和批改作业。一天的劳累使孟玲娜身体严重透支,但她仍默默地坚持着。“从孩子渴求知识的眼神中,我仿佛看到了从前的我,他们与我一样力图通过知识改变命运。”

  孟玲娜发现,农村的孩子口语和听力与城里孩子差距很大。于是,她在每堂课上都安排情景剧,让孩子用英语表演。每天,孟玲娜都会让孩子们用英语写短文和日记。不久,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贫困也是一种财富”

  连续8个假期,孟玲娜都为家乡的学生补习英语、语文和数学。有的同学曾经劝她:“你家那么贫困,为什么不趁假期的时间做家教赚点钱呢?”其实,这问题孟玲娜也不止一次想过,但是她觉得,村里的孩子们更需要她。

  有一次,孟玲娜发现有一个男同学没有来,就问什么原因。学生告诉她:“这个同学出去打工了!”此时,孟玲娜的心被刺痛了。“与他比起来,我是多么幸运!虽然贫穷,但我还是有机会读书、上大学!”

  随着补习班影响的扩大,前来补课的孩子们也越来越多了,从最初的六七十人发展到一百多人。“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教师这个职业了。”孟玲娜说,“虽然我还是一名在校大学生,但是在学生面前我就是老师,是他们的主心骨,他们有什么心里话都愿意对我说。”村里人碰到她时,都会亲切地叫她一声“孟老师”!“每当这个时候我就觉得特有成就感!”

  让孟玲娜感动的还有很多:教室的条件一天比一天好,每年冬天都有人送来取暖用的煤、柴;乡亲们把自己家里的桌椅板凳搬来了;幼儿园的主人也把空闲的教室借给孟玲娜补习用。农忙时,母亲在地里忙不过来,总会有人来帮工;过年过节,院里就会发现别人送来的鸡蛋、猪肉、水果等;孟玲娜要离开村子时,邻居大娘送来了咸鸭蛋……

  孟玲娜说:“贫穷也是一种财富,它使我变得更加成熟。”

  现在,孟玲娜已经开始在哈医大一院实习,这个假期没有时间办补习班了。春节回家时,学生们纷纷来看她。其中有一个叫黄海波的同学天真地说:“老师,等我考上大学了,我就给你买一个500元的大蛋糕!”

  新闻背景

  2005年2月6日,临近毕业的牡丹江医学院女学生王洪杰在实习期间结婚生子。同年3月24日,牡丹江医学院做出决定将王洪杰开除学籍。

  2005年9月21日,王洪杰向牡丹江市爱民区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撤销学校方面做出的开除决定。

  2005年12月8日,牡丹江市爱民区法院做出判决:撤销牡丹江医学院给予王洪杰开除学籍处分的决定。

  2005年12月23日,牡丹江医学院向牡丹江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2006年2月27日,王洪杰状告母校一案二审开庭审理。该案被二审法院发回重审后,王洪杰撤诉。

  (生活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