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的确就是冰臼”(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5日11:30 大洋网-广州日报

  

“的确就是冰臼”(图)

  

“的确就是冰臼”(图)

  

“的确就是冰臼”(图)

  新会崖门青石坑再次发现奇异洞穴,著名冰臼专家兴奋表示:这些就是冰川时代留下的遗迹!

  本报江门讯(记者黄文生通讯员潘炳炎、谢富瑞摄影报道)日前,本报报道了新会崖门镇首次发现“冰臼”消息,引起了许多专家及市民的关注。近日,新会市民李锡鹏、潘炳炎在崖门镇再次发现“冰臼”。而我国著名冰臼专家、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院士韩同林教授观看了这些“冰臼”的图片后,认定这些“洞穴”确实为“冰臼”。

  两次所发现“冰臼”有共同特点

  据了解,第二次发现的“冰臼”,在海拔约100米的崖门镇青石坑另一U形谷的坚硬花岗岩石坡上。该岩坡普遍呈灰白色,仿佛在岩石上覆盖了一层冰雪。岩坡上有大小近30个“冰臼”。

  岩坡远看其中部有一个心形的冰臼(见上图),离心形冰臼近4米的一块平整光滑的花岗石上有一个标准的“冰臼”,该“冰臼”口形平整,口径40厘米,口小肚大,内壁光滑,深超过70厘米,内有碎石、积水和孳生物,整个“冰臼”既像一个古代“舂米”的“臼”,又像一个酒坛(见中图)。岩边有两个口径20多厘米的“冰臼”,这两个“冰臼”口径不大平整,中间相距约10厘米,水深近1米,两个臼均是口小肚大,其中水深超过50厘米后,两个“冰臼”在水中相通,成为联体“孖臼”(见下图)。灰白色的岩坡还分布着各种形状的“冰臼”,普遍呈现口形内敛的现象,整个岩面令人觉得冰雪仍在消融,使人感觉到寒冷。

  这两次发现的“冰臼”共同特点都是坐西向东,坐落在向阳的U形谷的花岗石岩坡上。

  昨天,记者联系到被誉为我国著名冰臼专家的韩同林教授,他兴奋地说:“这些洞穴的确就是冰臼,是冰川时代留下来的遗迹!”

  据介绍,这些洞穴口小肚大、内壁光滑,是冰川垂直撞击而成,符合动力学原理。针对过去有学者认为冰臼是在高纬度、高海拔情况下形成的观点,韩教授认为,200多万年前,全球发生过大变温,当时岭南地区被冰川覆盖,而江门新会一带曾长年被冰川覆盖,年平均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完全有形成冰臼的条件。根据他长期调查,广东丰顺、饶平等地同样发现有类似的“冰臼”。

  他还表示,新会崖门青石坑冰臼的发现,不但为第四纪冰川地貌家族增添了新类型、新成员,同时也完全证实在距今二三百万年前的第四纪早期,新会附近地区确实发生过大规模古冰川运动。他说,冰臼的发现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和学术意义。

  韩同林教授同时还表示,自然资源一经破坏就不能再生,“现在人类对冰臼的研究极少,要留给后代研究,我建议建地质公园。”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