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山村兴建沼气池 潮阳金灶镇东坑村作为试点已见效益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5日11:40 大华网

  本报讯(记者魏盼生)“啪嗒”,开关轻轻一旋,一团蓝蓝的沼气火苗在灶台升起,不到10分钟,一壶水就烧开了。“火大!干净!省时省力!”日前,面对记者,潮阳区金灶镇东坑村支部书记张锦文一口气数出了使用沼气的几大好处。东坑村是全市沼气池最为集中的山村,记者随便走进村里的一家农家小院,看到厨房内明亮洁净的沼气灶台取代了烟薰火燎污浊环境。“村里路上原来到处都是猪粪,搞了沼气池之后,现在路面上干净多了。”近半年来张锦文为村里兴建沼气池的事忙得不亦乐乎。去年以来,省财政拨款扶持我市农村

户用沼气池的建设,我市以东坑村为试点整村推进发展150个沼气用户,每户补贴800元,村里农村沼气建设正在掀起新的热潮。

  我市位于粤东沿海,属南亚热带气候区,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具有发展沼气得天独厚的条件。据市农业局土肥能源站负责人梁广成介绍,我市沼气建设经过上世纪20年代末至50年代、70年代这三个阶段的不断发展,目前全市现有沼气用户2377个,主要分布在潮阳区、潮南区和南澳县等地山区乡镇和种养户。此外,建成并投入运行的畜禽养殖场中型沼气工程4座,年产沼气80万立方米,折标煤571.5吨,沼液、渣4.5万吨,每年可创社会经济效益达200万元以上。

  经过上世纪的示范推广应用,我市已具备大规模发展沼气的条件。梁广成告诉记者,从现有沼气池分布情况来看,潮阳区金灶镇、潮南区红场镇、雷岭镇以及南澳县山区乡镇比较适宜整村推进。农村沼气建设从过去单一的生活型扩展到生活生产型,从生活领域扩展到生产领域、生态领域和环境卫生领域。形成了“猪—沼—果(菜)”等以沼气为纽带的能源生态农业模式,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紧密结合起来,切实提高了发展沼气的综合效益。以沼气技术为核心的“猪—沼—果”、“猪—沼—菜”能源生态模式农户,节约能源,发展种养业,年增收节支达2000元左右。

  近来能源紧缺和价格上扬,而农民要求改善生活条件,增强了农村沼气建设的吸引力。据了解,全省农村沼气建设的重点在东西两翼经济欠发达地区,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给予重点扶持,粤东地区占全省总数的22.7%。为此,“十一五”期间,我市将按照政府引导、农民自愿的原则,大力发展农村户用沼气和大中型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通过整合可再生能源技术和生态农业技术,因地制宜地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的能源生态农业模式,帮助建池农户取得综合效益,改善人居环境和畜禽场养殖生态条件,治理污染,形成“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新格局,发挥农村沼气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责任编辑:蔡英、林伟练)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