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随意毁约 是在毁人前途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5日13:39 新华网 |
又到求职招聘时,大学毕业生再次拿出当年高考“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勇气,奔赴职场应聘的战场。求职难、就业难早已司空见惯,大学生的求职成本也在不断上涨,而其中一种“机会成本”比较隐蔽却又代价昂贵,在有些时候,众多求职学子付出了这一成本却“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北大学子遭弃用:从网络口水战到“机会成本”论 前一段时间,南方某知名公司与北京大学四名学生签了三方用人协议,但仅在短短一个多星期后,该公司突然单方面毁约,宣称这些人都不要了。而这几位学生因为与该公司签约的原因,放弃了公务员的考试机会和其他单位的面试机会。此事在北大校园网上掀起轩然大波,多数学生将矛头对准了违约公司。其中一个同学在BBS上激愤地写道:“她拒绝了两次其他大公司的面试机会,没有去参加公务员考试。当自己正沉浸在找到工作后的幸福之中,无所顾忌地拒绝了其他的工作机会,以一颗诚信之心遵守着她对于用人单位的承诺时,用人方居然如此残暴而霸道地抽了她一记耳光,撕毁了在学生看来最稳定,最安全,最有诚信度的三方协议!何等地无耻!”这个帖子得到了许多同学的响应和支持,很多人在网上发表评论表达对违约公司的愤怒。 在一片喧嚣的骂声中,也出现了一些反思应聘双方责任和义务的声音,也有人认为学生本身肯定也有原因。大家讨论的焦点集中在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谁来保证用人单位的诚信?因用人单位的失信而导致大学生遭受的损失由谁来负责?由此也引出了大学生求职中的“机会成本”问题。按照有关专家解释,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在与用人单位经过一定时期的考察之后,会以协议或其他书面形式与该单位形成准聘用关系或聘用关系,但由于用人单位单方面撤销此种聘用或准聘用关系的原因,使得大学生丧失了在此期间与其他用人单位达成用人协议或就业的机会,这就是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不得不承受的“机会成本”。 “给钱就干”的学生VS“挑了再挑”的单位 石家庄市日前相继举行了多场大中专毕业生人才招聘会。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这个本是双方平等互动交流的平台中,应聘双方截然不同的心情和态度则显示了双方的强弱,这也成为大学生求职中承受“机会成本”的主要根源。“现在真是到了给钱就干的地步,看看现在那么多的学生来就业,有个工作干就不错了。”“别提报酬有多丰厚,现在能给我们一个职位让我们试一下,我已经比较满足了。”在面对记者就业期望的提问时,许多学生这样回答,焦虑心情可见一斑。与学生的宽容相比,用人单位对学生要求条件却很苛刻,“不得再与其他单位联系接洽”“不得考研”“如违约要交违约金XXX元”……一位物流公司的副总向记者坦言,跟上世纪80年代那种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求贤若渴的态度相比,现在则完全颠倒了,毕竟现在人才市场上一定程度上是供大于求,所以用人单位自然要挑了再挑,选最好的。公司不怕学生不接受苛刻的条件,也不怕单方面弃用已签约的学生,大不了交点违约金,对公司没太大影响。一方强势一方弱势,这就是市场规律决定的。 河北师范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杨彦辉认为,客观现实虽然看上去应聘双方地位不一样,这就是大学生的求职“机会成本”要自己来承受的原因。当然,这不是正常的公平的现象,无论从道义上还是法律上都说不过去,要消化“机会成本”的代价,有赖于学生、用人单位、政府部门的协调和互相理解支持。 求职者:不要放弃自己的选择权利 中国传媒大学的重庆女生小张至今为自己的固执感到后悔。一心想回到父母身边工作的她,经过努力,被韩国一家电视频道录用并确定在重庆工作。小张和这家用人单位签订了协议后,高高兴兴地回到学校。后来多家电视媒体到学校招人,有人劝小张再去应聘几家,以确保就业万无一失。可是她却抱定了非韩国电视频道不去的想法,无动于衷。毕业前,这家用人单位通知她因为节目突然调整原因,很遗憾不能按照协议录用小张。这使小张沮丧无比:“和他们签约后我就没再找其他单位,这时突然通知说不用我了,那我能上哪里去找工作呢?!这不是害人吗?” 河北嘉园律师事务所的赵艳菲律师曾多次代理就业案例诉讼,据她介绍,虽然大学生在被单方毁约的时候可以用法律手段讨回一些补偿,但往往学生的就业耽误是无法弥补的。目前政府劳动保障部门也有仲裁机构,可以裁决双方的是非和责任承担,可是操作性不是特别强,尤其是求职者一方的利益受损也很难量化。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求职者要更新观念,大胆创新和勇于尝试挑战。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求职中,用人单位和大学毕业生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两者之间是平等的,用人单位可以选择你,你也可以选择单位。任何时候,不要放弃自己的选择权利。”赵艳菲律师认为,在确保不违法违规的前提下,求职者可以有同时选择其他单位的自由,这是当前避免付出“机会成本”的合适方法。另外,大学生自身要修炼“内功”和心理素质,因为“校园之外的社会错综复杂,大学生也不能一味将工作想得过于理想化,必要的应对困难的心理准备要有。”(记者朱峰、郑天虹、张琴) 相关报道: 来源:新华社/新华每日电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