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举报腐败告败彰显的弱势效应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5日14:58 南方网
 南方网 远足99

  举报人李文娟的壮举在央视《新闻调查》栏目批露后,几近熄灭的反腐之火重新点燃。虽然没有直接触动到某个人的利益,但面对个人与强权的经久较量,正义与阴暗,权力与良知纷纷从不经意的角落中跃上正面舞台。

  李文娟几乎以最后的力量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因为她什么也没有了,包括工作,包

括曾经拥有过的幸福和力量。新闻播出后,人们给予她高度评价,甚至冠给她国家英雄的称号,但她真是一个英雄吗?

  从她的一系列遭遇来看,她顶多算是一个唐。诘柯德式的角色。她和恶力较量的过程,就象唐。诘柯德和风车作战,所以这个英雄的概念是虚无的。特别是在她公开发出声音时依旧处于弱力地位,则更进一步证明她的抗争是惨白的、无力的。我们无法去揣摸李文娟举报之前的想法,但在举报过程中,两次辞退,一次劳教的悲惨经历足以证明此路不通!但为什么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到最后却会以此路不通而作结?许多人想不明白,包括李文娟本人,到最后大众以官场潜规则来诠释李文娟的悲剧,但仅仅是潜规则吗?所谓潜规则,其实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报复李文娟的合理性在哪里?因此,李文娟的遭遇,显然不仅仅是所谓潜规则造成的!

  可惜她没有醒悟。虽然李文娟说过不愿意举报了,但从她走上央视,勇于批露事件真相的举动来看,她举报的心并没有死。然与她类似的经历或即将经历举报之路的人们,如果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走不通举报之路的话,那么悲剧还将刚刚开始。意味深长的是,在李文娟举报的五项违法事实中,最后被认定的只有前两项,而其它三项涉及到政府利益的却因事实不清而予以否定。就在人们责问谁出卖了举报人,及国家对举报人实施保护的相关条例在哪里时,我们首先应该看清目前国内许多举报是处于不正常状态,举报往往处于报复与反报复,诬陷与反诬陷的泥潭之中。某种举报不是真正出于制止违法犯罪,只是借着这个名义来实现个人的预想。

  举报大都是因为下情无法上达,但举报者本身处境却相当微妙,如果与单位领导关系十分融洽,一般不会冒然采取举报的方式检举,而将本着治病救人的方式进行暗示,实在无效才会走向揭露真相之路。反之如果真正是核心机密工作,领导一般是委派自己信得过的人去办。并且任何部门,真正用法律的准则去衡量的时候,都会多多少少存在违法现象,所以平常人们都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去对待失误。而举报也应该是在屡次提醒却拒不收敛的情况下进行的,举报的实质,必须是以组织名义在法律许可范围内对违法事件进行揭露。

  李文娟的悲剧正在于此。虽然在履行举报前,她进行了周密的部署,但从报道中看出,她一直是个人行为,未能借助组织的力量。在个体对组织的较量中,显而易见,个人的力量是微弱的。尽管她是向上级组织举报的,但始终属于个人行为。所以,依靠组织共同对付和协助清除违法犯罪现象,应该成为举报人在履行职责前的不二法则。举报人意识不到必须把违法者首先剥离他所依托的组织之重要性,盲目用螳臂挡车式的悲壮进行挑战,这是他们悲剧的源泉。首先我不会愚蠢到诘问是谁出卖了李文娟这样的问题,也不会寻找国家在保护举报人方面的相关法规。因为除了假以组织的名义,谁敢出卖迫害她?如果都是以个人的力量,除非是黑社会,否则谁也钳制不了谁!即使是黑社会,也是一种另类组织,而非个人的力量。李文娟的悲剧即在于,她不懂得依靠组织的力量,而别人却太清楚这里的利弊,所以类似于她这样的举报,才注定要以失败而告终。

  包括亲自签发对其拘留证件的人,正是以鞍山市副市长、公安局长的组织身份来出面的!包括国税总局,包括鞍山市国税局等所有部门,他们都是以组织名义对举报事实进行调查的,但李文娟不是,她完全以个人名义,到最后甚至仅仅为了澄清事实,而离举报的内容越来越远。因此,不论举报的初衷是什么,以个人对垒组织的道路是行不通的,这也是所有个人举报组织全军覆没的根源所在。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李文娟第一次调离原岗位,待命岗位却是到监察室做纪检!本来举报的就是违法违纪的事,现在微妙地把她摆在那个位置,别人无法预测目的,难道李文娟也预料不到吗?可惜她一直固执己见,拒绝依靠组织解决凌驾于组织之上的强大势力。

  自央视播出她的事情后,观众一时被现象和结局所迷困,包括网上都展开了以正义为名义的炮火,一时可谓炮火连天。也难怪,九十年代至今,腐败成风,人们已习惯了逢腐必唾,只要带到一点与腐败有关的现象,人们便深恶痛绝,而与此相对应的是,腐败的杂芜却越来盛,盘根错节,到处蔓延。腐败的力量已经强大到人们无法想象的地步,无论组织、个人甚至政府都试图尽量以最平和的手段扼杀它的繁殖速度,但收效甚微。

  然笔者诧异的是,国家在许诺个人实名举报合法的前提下,却拒绝对举报人实行相关保护,放纵违法现象恣意妄为,这正常吗?组织无法主动履行自查曝光的义务,依靠弱势的个人去发现与解决问题,却又无法提供相应的保护,如此提倡举报的动机何在?不要让举报成为弱势的代名词,是目前需要为反腐正名重心,同时以正面否定个人对垒群体的所谓“反腐英雄”,来完成国家政体走向健全。

  我有话说>>>

  (编辑:徐辉)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