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不要忘记饥饿的感觉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5日15:25 温州新闻网

  关注弱者、扶助贫困,需要的不是空谈,不是限于逢年过节的温情“表示”,而是真真切切的饥饿感———解决问题的紧迫感、责任感!

  一个关于扶贫的会议,超过午饭时间已近一个小时,却还在继续开着。主持会议的官员说:“正好我们可以重温一下饥饿的感觉。大家想一想,如果今天不只是晚吃一会儿饭,而是不让大家吃这顿饭,甚至是一天不吃饭,大家会是什么感觉?”这位官员大声呼吁:

不要忘记饥饿的感觉!(《人民日报》4月4日)

  饥饿是什么感觉?想来稍有点年纪的人都有过切身体会。我就经历过刻骨铭心的饥饿。小时候,父亲过早去世,母亲一个人30余元的月收入要养活一家8口人。我们一家天天都忍受着难熬的饥饿。个头很小的我,每个星期天、每个寒暑假都去干苦力,挣学费、生活费。因为太懂事,找了几个小钱也舍不得花,全部交给妈妈,情愿自己忍着饥饿。一次在课堂上,我突然全身虚汗直冒、眼睛发黑、天昏地暗,竟失去知觉……

  饥饿,就那样在我心里烙下了永生难忘的印记。因为不曾忘记饥饿的感觉,所以我虽已届半百,却依然发奋、不曾懈怠;因为不曾忘记饥饿的感觉,我虽早已摆脱贫困,却至今保持节俭的习惯;因为不曾忘记饥饿的感觉,我做官后坚持平等待人,竭力帮助部下化解工作与生活难题。在我的感受中,饥饿的感觉就是抗争逆境的动力,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入世济怀的责任感。

  不能不承认,现在一些官员解决关乎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尤其缺少的就是这种“饥饿的感觉”。且看,眼下全国还有1.4亿~1.8亿人口规模的困难群体,几千万人处在吃不饱的境况中,我们有多少官员像温家宝总理那么心急火燎、上心动情?老百姓行路难、吃水难,看病难、看病贵,每天就在我们眼皮底下发生着,我们除了吁叹“解决起来很难”,究竟还有多少紧迫感、责任感?

  近些年,我们中国发生了许多因歧视、不公、贫困而触发的事件,引人震动,也促人沉思。昨日媒体就有这样两条新闻:一条是,一个一贯表现良好的大学毕业生为给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妹妹治病,出手抢劫八千元钱,被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另一条是,为了给自己和姐姐筹集学费,一位品学兼优的高中生抢夺他人汇款3万元,被判10年有期徒刑。读着这两条新闻,谁能不感到心灵深处受到触动!犯罪受惩罚,自是罪有应得,但从中,我看到的更是贫富差距拉大,社会矛盾日益积累,这不但已经影响社会和谐,更危及社会长治久安。

  关注弱者,扶助贫困,关键在于如何将“政府参与,社会参与”方针真正落到实处。我以为,其中首要的一条,就是更多的人不忘饥饿的感觉。因为,“不要忘记饥饿的感觉”是一份虽发达却不忘本的清醒,一种由己及人的善良、感同身受的紧迫。

  “不要忘记饥饿的感觉”是向所有处在“主导”地位却缺少饥饿感的官员们的一种提醒:我们都来自百姓,执政为民是我们的本分;关注弱者、扶助贫困,需要的不是空谈,不是限于逢年过节的温情“表示”,更不是无休止的开会扯皮,无限期的拖拉延宕,而是真真切切的饥饿感———解决问题的紧迫感、责任感!

  来源:《广州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