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同一逻辑下的被指责者和指责者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5日16:21 东北新闻网

  东北新闻网特约评论员 朱四倍

  "清华、北大把尖子选完,剩下才轮到国内其他一流大学选择。"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大校长朱清时昨日在渝表示,对这两所学校的过度追捧,各地人为助长清华北大"掐尖",会埋没许多人才。(见《重庆晚报》4月5日)对高考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中科大校长朱清时所言并非夸大其辞。对清华北大的批评,这是继媒体所说的人大校长纪宝成"叫板北大清

华"之后的第二次"批评"。无论双方立场差异如何的大,笔者以为,这种多元化声音的出现,本来就是社会的幸事,最起码可以促使我们反思大学的逻辑如何适应公众的要求和社会的发展。

  "非北大清华不读"是误区恐怕是没有争议的,但是单一指责清华北大"掐尖"则有失偏颇。中科大校长朱清时可能忘记了中科大也是"掐尖者"之一。因为按照现在的录取方法,清华北大"掐尖"之后,就是中科大之类的学校在"掐",只不过是被清华北大"掐尖"之后的"尖子"。

  指责清华北大"掐尖"的逻辑和被指责者是出于同一种逻辑,是同位逻辑。指责清华北大"掐尖"是高校"掐尖"竞争的折射,也是高校"掐尖"不平衡的折射,而在其背后恰恰忘记了作为教育消费者的学生在高校得到了什么。为什么不比较学生所取得的成绩而去比较录取学生的差异呢?我们的高校为什么那么热中"状元",甚至发展到指责"掐尖"的程度呢?比起不少高校,笔者相信中科大录取的学生绝对也是佼佼者。笔者以为,这与大学越来越严重的功利化取向和不去比较所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贡献有关。众所周知,现在大学的理念越来越具有功利性,大学几乎蜕变成职业训练所的角色。仅仅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而忘记了培养学生完整的人格、净化学生的心灵、修养学生的品行,锻炼学生对事物进行批判的能力。对学生进行的是"一刀切"式的教育,而非根据学生自身的禀赋和客观条件进行教育,完全违背了大学的使命。指责清华北大"掐尖"违背了大学的使命。事实上,高考分数并不是决定一切的"量才尺"。这种指责让笔者想到了拒收状元事件。去年11名各省市的高考"状元"因面试成绩不理想而被香港大学拒之门外,在社会上产生巨大反响。哈佛拒收状元,德国大学拒收状元,包括香港拒收高考状元都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操作,以录取适合在本校的人才,其录取标准与高考分数的评价功能有一定关系却无很大关系。港大的拒收并不是说明高考状元没有实力,而是以行动说明港大只录取符合他们标准的学生。有人统计,获诺贝尔奖的人在学校时无一是第一名,倒数第一的倒是有几位。哈佛每年都拒收不少"高考状元",如1996年把165个SAT满分的"状元"拒之门外。理由就是对隐藏在分数后面的"综合素质"不满意。这应该引起高校对"掐尖"行为的反思。

  指责清华北大"掐尖"是一种扭曲的逻辑,是一种空洞化的指责,其价值仅仅在于戳穿了其他高校对国家仅仅扶持清华北大不满的外衣罢了,并不能阻止清华北大"掐尖"行为的继续,当然,中科大之类的学校也会紧跟其后继续进行他们的二流"掐尖"行为。因此,笔者以为,与其指责清华北大"掐尖",不如学学港大的勇气,上演一次据收"状元"事件。

  (本栏目所有文章均为本网特约评论员撰写,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欢迎投稿,一经采用,按稿计酬。请勿一稿多投。投稿信箱 ( 朱四倍)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