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北京理应做化解“留守困境”的典范城市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5日18:00 光明网
李肖

  北京市教委副主任罗杰说,近5年来,外地来京流动人口子女数量呈逐年增加趋势。据统计,2000年北京市约有9.8万流动儿童,至2005年底,北京市外来流动儿童少年已增长至38.3万,目前人数仍在不断增长。对解决来京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目前已采取了一系列解决措施。北京市财政对接收来京务工农民子女较多的公办中小学和区县给予专项补助。2004、2005年北京市分别下拨6800万、6924万元专项,用于支持来京务工就业农民子女较多、财政相对困难区县的流动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工作。同时

投入750万元,在流动儿童少年比较集中的4个区支持建设5所接收流动儿童少年的专门学校,已于2005年秋季开学时投入使用。(新华网4月3日报道)

  最近几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越来越多的农民告别了传统的农家生活,开始融入到城市中参与城市建设,有些已经融为城市一员,很多地方推出了一些富有人文精神的善举,让农民工享受各种城里人的待遇,显现了一种历史的进步。然而,农民工的待遇问题解决之后,他们的子女教育问题却并没有很好地解决,很多地方还在人为地设置一些障碍,特别是一些地方推出的所谓的“择校费”令许多农民工望而却步。农民工子女在求学方面不能与城里的孩子“平起平坐”,正在遭受着一种莫名的歧视,这是很不应该的。北京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理应担负一种应有的社会和道义责任,做化解“留守困境“的典范城市,从而为其他城市树立一个榜样。

  一个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就是教育的普及,就是说,所有的受教育的孩子都应该在受教育阶段享受到良好的教育。可眼下很多地方把农民工子女求学的门槛抬得高高的,交纳高昂的赞助费不说,在教学设施及师资上也享受着“另一种待遇”。在这样一种情势下,一些农民工只好把自己地孩子留守在家中,让孩子与爷爷奶奶们生活在一起,由此衍生出很多的社会问题,这些农民工的孩子在老家基本处于一种“失控状态”,爷爷奶奶们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这些孩子,致使这些农民工的孩子成了放任自流的群体,出现了孩子的道德滑坡、学习偏差、心理失衡与安全隐患,这不仅是一种家长之痛,更是一种社会之痛。

  为了让子女拥有更好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进城务工,但家庭教育的缺失令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逐渐凸现。全国政协常委、黑龙江政协副主席梁荣欣表示,如何保护农民在农村的这条“根”,是目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据介绍,由于年龄小自制力差、得不到家长的帮助等因素,目前留守儿童出现的主要问题是道德滑坡、学习偏差、心理失衡与安全隐患。

  早在两千年前孔老夫子就曾提出过“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就是说,受教育是不能分人等的。今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会有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同时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子女成为“留守族”,应该正视农民工子女的留守困境,不能让农民工子女的上学问题成为农民工的一块“心病”,这样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不说,同时也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和谐社会的底蕴和内涵就是让平等的恩泽光照每一个公民,尤其农民工子女,他们应该受到社会的善待,应该随同他们的父母享受在城市里接受教育的权利,应该及时打破户口壁垒,让每一个公民共享社会文明发展成果。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某种意义上讲,能否及时破解农民工子女的留守困境也是对地方党委和政府执政能力的一种考验,是执政智慧的一种体现。这方面其他城市应该像北京市那样,把农民工的子女教育问题列入党委和政府的“议事日程”,要让农民工子女真正享受到“市民待遇”,只有这样,才能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