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月球的“身世”之谜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6日03:22 舜网-济南时报

  据新华社消息,有关部门近日宣布,今年是我国绕月探测工程的决战年,年内相关卫星、火箭等系统要具备执行任务的能力。这表明,我国的绕月探测工程进入到临阵阶段。或许有人问,月球究竟有多少秘密需要我们去探测呢?

  实际上,虽然月球是地球最近的太空邻居,但迄今为止人类对它的真实情况知之甚少,甚至它的起源也一直困惑着天文学界,以至天文学家只能用种种的假说,来猜测月球的

“身世”之谜。

  “分裂”说

  有观点认为,月球是从地球上分裂出去的“孩子”。

  这种“分裂”说是在十九世纪末,由英国科学家乔治·达尔文率先提出的。达尔文认为,在太阳系形成初始,地球和月球原本是一个整体。由于当时地球的温度非常高,且还没有凝结成固体,其自转速度又很快,故时间一久,就从赤道部分甩出了一大块物质,形成了后来的月球。达尔文的根据是:1.月球的密度和化学成分与地球的表面极为相似,这说明它们本来就是连成一块的同样的物质;2.由岩石构成的地球大陆之所以没有连续地覆盖在地球的表面,就是因为有一大块陆地飞了出去——太平洋就是月球分裂出去留在地球上的“伤疤”。

  “分裂”说在天文学界曾经广有市场。然而,人类登月的成功使“分裂”说受到动摇:分析从月球带回的土壤得知,月球的成分和地球并不相同,地球是铁多矽少,月球是铁少矽多;地球钛矿很少,月球却正相反。这就证明,月球似乎不大可能是从地球分裂出去的。

  不过,也有科学家提出了反质疑:带回地球的月球土壤毕竟太少了,会不会带有偶然性呢?

  “同源”说

  “同源”说认为,月球与地球有着共同的起源,是在46亿年前太阳系形成之初,由相同的宇宙尘埃气体云凝聚而成的。尘埃气体云中的金属成分在整个行星形成之前,已经凝聚成团。地球形成时,一开始就以大团的铁为核心,外围吸收了许多密度较小的岩石物质,所以平均密度较大。月球的形成比地球晚,它由地球周围残余的非金属物质聚集而成,所以密度较小。

  “同源”说一度在天文学界占有主导地位。不过,登月带回的月球土壤同样使“同源”说受到了挑战:如果地球和月球真是在46亿年前经过相同的过程形成的,其物质成分为何会差异那么大呢?

  “俘获”说

  “俘获”说认为,月球物质的密度仅为地球的3/5,和许多小行星相当接近,这说明,在太阳系形成的初期,月球原本是一颗和地球间距遥远的小行星,这颗小行星在围绕太阳运行时一度靠近地球,被地球的引力所俘获,成为了地球的卫星。

  瑞典科学家阿尔文是“俘获”说的代表人物。他的观点是:月球原先与火星由同一块气体收缩、凝聚而成,并在火星区域中运动。后来,月球受其他天体引力的影响,轨道发生变化,闯入了地球的引力范围,被地球所俘获。

  然而,“俘获”说历来就有反对者强烈质疑:如果月球是飞来的星体,那么,太阳的引力比地球大很多倍,月球应该受到太阳的引力而飞向太阳,怎么会留在地球上空呢?

  “冲撞”说

  “分裂”说、“同源”说、“俘获”说各有合理的地方,又各有难以阐明的问题。于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了关于月球起源的第四种学说:“冲撞”说。

  “冲撞”说认为,约45亿年前,一颗火星大小的行星,以每小时约4000千米的速度猛然冲撞到地球上。冲撞产生了巨大的爆炸,并伴随着6000℃以上的高温。地球在爆炸的冲击下变形,岩石蒸发了,一股热气汹涌地喷撒到外层空间,于是,我们的邻居,灰色的月球从此诞生了。

  “冲撞”说越来越为当今天文学界所认可。现在,科学家正试图借助超级计算机模拟宇宙空间所发生的这一奇特的“冲撞”,以求验证这一理论。□可人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