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父亲的账本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6日04:42 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

  李新华(确山县委组织部):

  由于修“村村通”柏油路,家里的老房子在规划拆迁之列,母亲要我趁星期天回家帮着腾空房子。其实家中都是一些不值钱的家什,有母亲40年前的嫁妆桃木柜,有跟随父亲多年的柚木箱,还有一些零零碎碎,母亲一件也舍不得扔。我知道,这不仅是母亲过日子精细,更多的是日久生情,里面包含着她对往事的回忆。

  我随手翻着旧物,注意到一个灰色塑料皮笔记本。打开一看,纸页已经发黄,上边密密麻麻地记着一些数字,原来是父亲的账目。从1978年开始,一直记到现在,几毛钱的支出也记得详详细细。最大的一笔账是哥哥结婚的费用,不到1000元。经过核算,每月的收入、支出总能对应起来,我不由得赞叹父亲的仔细与毅力。一个个枯燥的数字,渐渐地鲜活起来,浮现出往昔的画面……

  父亲很节俭,从不乱花一分钱。那时母亲务农挣工分,父亲每月不足40元的工资,家里老老小小七口人,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

  翻到1987年10月的一页,上面记着我买作业本花去的一角钱,我禁不住心头一颤。那是我上小学五年级的秋天,学校门口来了一个卖苹果的商贩,几个同学争相去买。倒不是我抵不住那浓郁果香的诱惑,而是同学有点炫耀的咀嚼诱发了我的虚荣心。我知道要钱买苹果,父亲这一关是肯定过不去的,于是编了个买作业本的谎话,骗了一角钱,很自豪地买了两个香喷喷的“金帅”。看到父亲那郑重记下的一笔,一股不可挽回的愧疚涌上心头,毕竟我欺骗的是善良、信任我的父亲。

  翻到1989年冬天的一页,清楚地记着父亲买饼子花的6角钱,还有给我的两元钱。那年我在离家4公里的乡镇读初一,由于接连下雪,无法回家拿干粮,几乎要断炊了。身体不太好的父亲背着干粮袋冒着风雪来到学校。当时离下课还有一段时间,我透过窗户看到,父亲蜷缩在教室对面的墙根,大大的棉帽遮住了他大半张脸,呼出的白气冻结在胡茬和眉毛上。爱脸面的父亲怕打搅老师,一直在那背风处等着。好不容易挨到下课,我冲出教室。父亲看见了我,扶着墙根慢慢地直起身来,把干粮袋递给我,气喘吁吁地嘱咐袋子里包着两个肉饼,要我趁热吃了。说完这些,父亲用颤抖的手揣进棉袄口袋,掏出温热的两元钱塞给我。父亲渐渐远去,我猜想不出,大雪封山,他是怎样走回去的。

  账本的后半截是父亲备忘录式的工作账。父亲当过教师、保管,干过会计,上面记录着他经手的吨吨化肥、捆捆棉衣、丈丈布匹,等等。这里面没有迎来送往的应酬金,没有打通关节的交际款,更没有中饱私囊的好处费。捧着这小小的却又沉甸甸的账本,我透过密码般的单调数字,读到的不仅仅是拮据、沉重和忧虑,更多的是父亲的节俭、清白与无私。在追忆与思索的恍然中我顿悟了许多人生的内涵,了却了许多的不平与哀怨。

  晚上,我和母亲说起账本的事,母亲没有惊讶,她知道父亲有天天记账的习惯。母亲还回想起父亲在省城办事处的一件事。有一年,母亲和大哥到省城去看病,父亲为联系医院打了几个电话,过后都记到个人账上。母亲笑他傻:“谁知道你为私事打的电话?”父亲回答了一句:“我心里知道。”都快40年的事了,母亲仍然念叨着:“你爹心里的账比纸上的还清楚,这也难怪,那时候的人哪……”

  父亲的账本是我受用不尽的财富。⑤7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