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让更多的人走近科学——省会科学界人士谈论“全民科学素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6日04:42 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

  

让更多的人走近科学——省会科学界人士谈论“全民科学素质”

  

让更多的人走近科学——省会科学界人士谈论“全民科学素质”

  

让更多的人走近科学——省会科学界人士谈论“全民科学素质”

  

让更多的人走近科学——省会科学界人士谈论“全民科学素质”

  

让更多的人走近科学——省会科学界人士谈论“全民科学素质”
背景: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日前已向全社会公布,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正式纳入了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进入了政府推动、全民参与的新时期。据调查,目前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许多人对基本科学知识缺乏了解,在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等方面也有所欠缺,这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瓶颈之一。为便于大家深刻理解科学素质的深刻内涵,并认识到科学素质对自身生活以及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本刊近日特邀我省科学界的几位重量级人士,就《纲要》的相关内容展开对话。

  科学素质的核心是科学精神

  记者:《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已经向社会公布。但据了解,目前很多人对纲要的内容知之甚少,甚至对科学素质的内涵也缺乏应有的认识。那么,能对科学素质这一概念作一点说明吗?

  李建中:提高国民科学素质的关键在于加强公众对科学的理解。公众理解科学,包括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对科学活动的理解,对科学与社会关系的理解,而核心是对科学精神的理解。因此,中国科普界已经形成了一项共识,那就是科学普及不仅要普及科学知识,更要普及科学精神。

  张占仓:我想,人们要理解科学素质的内涵,首先要理解什么是科学。通俗地说,科学就是规律,是系统化了的知识。一个人只有具备了基本的科学常识,处理问题的时候才能具有科学的态度。比如说,科学最讲求的就是逻辑关系,有因才有果。社会上一些年轻人不踏踏实实做事,总幻想着一夜成名、一夜暴富,就是因为缺乏科学常识与科学态度,不懂得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有了科学常识与科学态度,才能获取科学的方法,有了科学的方法,才能少走弯路,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记者:一个人具备科学素质,就是要了解一定的科学知识、树立科学的态度、掌握科学方法,并具有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的理解对吗?

  张占仓:是这样的。

  记者:该怎样理解科学精神呢?

  李建中:简单地说,科学精神就是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真理和捍卫真理的精神。具体说,科学精神包括求实精神、创新精神、怀疑精神、宽容精神等几个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是求实与创新,不求实就不是科学,不创新科学就不会发展。怀疑精神和宽容精神是派生出来的,对两者不可偏颇,单纯怀疑和单纯宽容都不足取。

  记者:现在社会上有一种看法,认为具有较高文化程度者,那些掌握了较多的科技知识者,就一定拥有良好的科学素质。您认为这种观点正确吗?

  张占仓:这种看法是片面的。事实上,掌握了具体的科技知识并不意味着必然会运用科学方法,更不必然等同于具有科学精神。甚至可以说,有的科学从业者也不具备科学精神。例如有的人在科学领域工作却不能识别伪科学,就是科学素质不高的表现。因此,全面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也应该包括提高科学家的科学素质。

  纪德尚:社会上之所以会有这种看法,是因为人们常常将科学与技术联系起来,并更多地从实用角度理解科学。他们认为科学的意义只在于孕育新的技术,从而忽略了科学的人文教化意义和精神价值,这是对科学的误解,也是忽略了科学精神的结果。

  记者:有人认为,要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发展生产力,也就是说,经济发展必然带来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这种看法对吗?

  张占仓:从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水平并没有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而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举个例子,我国一些经济发达地区,人们的科学素质整体上并不高,还有不少富裕起来的人热衷于搞封建迷信活动。因此,那种认为经济发展了、物质生活改善了,人们的科学素质就会自动提高的看法是不正确的。

  科学能促进

  人与社会和谐发展

  记者:一些人认为,我又不当科学家,何必要强调科学素质?这就提出一个问题,科学素质对普通人而言是必须具备的吗?如果是必备的,它的作用又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纪德尚:从公众的角度看,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越来越深刻,所以,一个人可以不从事具体的科学技术研究,但是却不能不了解科技发展对社会的影响,因为这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学习、就业等许多方面。人要适应科技发展给社会带来的变化,就不能不具备科学素养。一个人只有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才能读懂大众媒体上传播的科技信息,并能准确地判断出科学技术发展将对社会和个人产生的影响,提高自己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因此说,科学素养可以促进人的现代化和全面发展。

  张占仓:对普通人而言,掌握一些科学知识与科学方法,才能建立起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举个简单的例子,我的一个老朋友最近到郑州来治疗他的肾结石,这个病折磨了他很长一段时间,让他感到非常痛苦。为什么会得这个病?原因很简单,这个朋友有个特别的爱好,就爱吃菠菜炒豆腐,甚至一天不吃就着急。稍有科学常识的人都应该知道,菠菜和豆腐虽然都是好东西,但两者若同时进入人体,就会生成不溶性的草酸钙,不但会造成钙质流失,还可能沉积成结石。可我的这个朋友对此一无所知,不科学的饮食习惯给他带来了非常大的痛苦。

  记者:在校读书的时候,我们发现了一个规律,凡是学习成绩特别好的同学,几乎都是有良好学习习惯的人,与其他同学相比,他们显得更加有条理。这是否也是一种科学素质的体现?

  纪德尚:对,掌握了科学方法的人不管是在学业上还是事业上都更容易成功。

  张占仓:具备一定科学素质的人也更容易保持内心的和谐。人的和谐,包括自我心理平衡,包括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现在社会竞争非常激烈,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每个人都有可能会面临社会适应问题,包括学习、就业、婚恋、子女教育等等,对待这些问题,如果能用冷静、客观、宽容的科学态度去处理,人的内心就容易保持平衡,生活也会更加和谐。

  记者:《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强调,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是需要全民广泛参与的社会行动。那么,强调全民广泛参与的意义是什么呢?

  纪德尚:这实际上反映了科学与社会的关系。科学与社会是互动的,科学能推动社会发展,科学的发展又受社会制约。一个公民科学素质低下的国家,科学成果很难得到推广应用,只能束之高阁;民众缺乏科学思维,思想方法片面,也不利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不利于科学发展观的贯彻。所以说,每个公民努力提高自身科学素质,这不仅是个人的事情,也是一种社会责任。

  为何有许多人

  对科学缺乏兴趣

  记者:既然科学对个人和社会都有如此深远的影响,为什么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对科学,尤其是自然科学缺乏兴趣和热情?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种社会现象,比如周末随意走进一家书店,会发现在文史类书架前,都是人头攒动拥挤不堪,而标有“科学技术”、“科学普及”类字样的图书架前则人头稀疏、门庭冷落。该怎样解释这种现象?

  张占仓:这恐怕与中国旧时代的文化缺乏科学精神有关。封建科举制度使那些只有懂得经史子集诗词歌赋的人才具有为官入仕的资格,也只有这种人才能进入高级知识分子行列享受国家俸禄。一些自然科学家和技术专家始终处在工匠地位,这使得各类科学技术发明难以推广,更难以提升为科学原理,也使得重文轻理的观念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占据主流。虽然中国古代的某些科技成就曾经达到世界领先的高度,但就整体而言,科学精神在中国旧时代的文化中是相对薄弱的。这种旧时代文化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还有残余。

  孙长青:当前,公共投入的不足也是一个原因。要人们理解科学,就要让人们对科学有兴趣、有求知欲,各种科普设施对激发人们的科学兴趣会起到重要作用。中国科协最近对科技馆观众的调查显示,超过3/4的观众是抱着增加科学知识的目的参观科学场馆的。可是,在我国的不少地区,由于公共投入较少,很多科技馆无法常年开放,人们接触科学的路径不畅通,自然难以对科学产生兴趣。

  周运山:大众传媒对科学的解读能力不足,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调查表明,当前有超过90%的公众是通过电视、70%的公众是通过报纸、30%的公众是通过广播或杂志获得科技信息与科普知识的。但目前大众传媒的科普力度与质量都不能令人满意。传统的科普传播只片面介绍科研成果,却不展示科研过程,难免使受众不知其所以然,产生不了兴趣。

  冯爱萍:科普是以科学家为源头的科技信息的通俗化传播。如果把这种传播比喻为一条河的话,上游就是科学家团体,因为科学知识就是从科学家的实验室产生的,中间是媒体,包括各种各样的科普设施、印刷品等,下游则是普通民众。如果缺乏科学家的普遍参与,任何科普都是无源之水。但现在评价科学家的体系,一般是看这个科学家具体的研究成果,而不看其是否向公众推广成果、是否积极参与科普,这就导致了一部分科学家对参与科普不热心。没有科学家参与的科普活动自然就对公众缺乏吸引力。

  纪德尚:学校教育缺陷也是造成人们对科学不感兴趣的一个原因。比如说,由于过早地进行文理分科,使人们的知识结构不合理,无法在多学科之间融会贯通。再比如,单纯的应试型教育使学生死读书,缺乏动手的能力。因此,即使念过理化、生物的文科学生,多半仍无法清楚解释自然界的物理生命现象;而念过史地、哲学的理工科学生,又多半信仰科技万能,却不认识科技与社会的相互作用。

  科普的重点是

  让公众理解科学

  记者:《纲要》提出,要通过发展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尽快使全民科学素质在整体上有大幅度提高。与主要面向青少年的学校教育相比较,以整个社会为受众的科普工作在全民科学素质建设中显得更为重要。在座的各位中有常年从事科普的专家,你们认为当前的科普工作有哪些需要改进的?

  纪德尚:首先要转变陈旧的科普观念。科学在发展,科普工作的内容、形式、方法也应该随之而变。我用一句绕口的话来概括,就是需要把自上而下的、以普及科学知识为主的传统的科学普及,转变到平视的、双向交流的、以促进公众理解科学活动为核心的现代科普上来;科普工作者必须从“普及科学知识”这个狭义的科普概念中走出来,接受“公众理解科学”的广义的大科普概念。

  周运山:纪老师说的这个意思非常重要。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普及当然是重要的,但这已不是科普的全部。科学不仅仅是成体系的知识,更是一种对现代社会有重要作用的社会活动。这其中,科学对个人的影响、对社会的作用,以及自然科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是现代社会的人们更想了解的。

  冯爱萍:观念转换之后,我们就会发现,还有非常广阔的天地等待科普工作者去开拓,那就是“公众理解科学”这一块天地。一位科普专家举过一个例子,是说美国的航天中心和发射现场向全体国民开放,允许免费参观。1986年“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时,有成千上万的美国人通过电视和在现场目睹了这一过程,这一悲剧激起了美国人对航天的热情。这位科普专家认为,通过这种方式,航天事业成了全体美国人共同参与的活动,大家共同分享失败的悲伤与成功的喜悦;通过这种方式,科学成为一种以科学机构为核心的公共事业,而不是由少数科学家垄断的一种特殊的神秘的行业。相比之下,我们的科研机构对社会开放程度还远远不够。而我们有些科普作品为了衬托科学工作的神圣,反而要渲染某种神秘感,使公众与科学进步疏远。

  李建中:所以说,让公众理解科学,是让公众理解并参与到科学活动中来,而不是仅仅向公众宣讲科学的成果。这一点是科普工作者需要明确的。

  记者:让公众更好地理解科学,离不开科学家的广泛参与。张院长能谈谈科学家在科普工作中的社会责任吗?

  张占仓:科学家要承担科学技术的传播和普及工作,这是责任和义务,是义不容辞的。当然,一些科学家之所以不热心做科普,也在于现行的科技评价体系不健全,对那些花了精力做的科普工作没有评价指标,似乎做科普就是白做,只是尽义务。因而,社会在强调科学家在科普工作中的社会责任时,也应该给科学家创造一个能够把科研与科普很好地结合起来的平台。令人欣喜的是,《纲要》中已经提到“在科技计划项目实施中加强与公众沟通交流,鼓励著名科学家及其他专家学者参与科普创作”。

  李建中:由于体制的制约,我国科学家在确定重大科学项目时,一般仅从学科角度出发,很少考虑对公众进行科普的需要。其实,科学家是从事科普的主力军,科学家不仅要有与公众沟通的热情,还要有与公众沟通的能力。事实上,并不是好的科研人员就必然是合格的科普工作者。科普本身也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在很多场合,完成一篇能使受过普通教育的外行愿意读和读得懂的科普文章,并不比写一篇给同行看的学术文章要容易。所以,承担科普责任的科学家应该学会与大众交流,学会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解释科学前沿问题。科学家要理解这样一个概念,科学不仅仅是专业人员所讨论的科学,更应该是让整个社会大众所理解和接受的科学。

  孙长青:随着科普观念的转变以及科学家的广泛参与,相信会有更多的人以崇尚科学为荣,并真正走近科学。⑤7

  (嘉宾图片由本版记者郭宇摄)

  本报记者李影

  长征二号F型火箭搭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

  李建中(省科协党组书记)

  张占仓(省科学院副院长)

  孙长青(省科技馆馆长)

  纪德尚(郑州大学科学社会学教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