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回顾三峡移民十余年 移民百万谱写中华正气之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6日07:25 中国新闻网

  

回顾三峡移民十余年移民百万谱写中华正气之歌

  三峡移民享受到丰收欣喜中新网资料图

  中新网4月6日电 1992年4月3日,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历史性决议,这个让中国人民企盼了近百年、论证了40年、争论了30多年的跨世纪宏伟工程

,终于拉开了序幕。然而,在“高峡出平湖”的梦想与构筑大坝的现实之间横亘着一个巨大的困难——百万大移民。110多万人民要告别故土、举家迁移,其难可想而知!

  人民日报今天刊文称,15年过去,随着三峡大坝的成功截流蓄水,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三峡工程树起的不仅是一座有形的丰碑,更是一座印在人民心中的丰碑。那为国家无怨无悔的惊天壮举,正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生动体现;那可歌可泣的三峡移民精神,奏响的正是新时期中华民族的正气强音。

  百万库区儿女一步三回头告别家园。在国家和民族的利益面前,这个普通而又伟大的群体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牺牲和奉献

  走惯了峡江路、看惯了三峡水、听惯了长江号子的库区儿女没有豪言壮语,他们毅然辞别故土,或就地后靠、或投亲靠友、或自谋出路、或远徙异乡。他们挥泪迁祖坟、离父老、别乡亲,割舍掉亲情,割舍掉爱恋,割舍掉风情习俗,割舍掉祖居老屋,割舍掉熟悉的一草一木……一句“舍小家、为国家”诠释了他们深厚的爱国情怀!

  重庆市万州区太龙镇65岁的外迁移民魏太得在即将启程离开故乡的时候,激情满怀、心潮澎湃地写下一首《离别情》:“离别情,离别情,离别之时难舍分。土生土长几代人,乡里乡亲几十春。为了三峡大移民,幸福生活起航程。我们愉快离,我们愉快分。”

  三峡移民的奉献精神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是用毁弃家园、割舍亲情的伟大壮举铸就出来的。在10余年的移民搬迁过程中,三峡库区人民亲手毁掉含辛茹苦积攒下来的家产,亲手拆除赖以谋生的工厂,含泪砍掉赖以发家致富的果园,忍痛卖掉经商运输的船舶……

  为了清库,万州区武陵镇禹安村65岁的董生芬老太太,含泪砍倒了40年前她和丈夫亲手栽种的定情树,树一倒,她浑身瘫软,泣不成声。巫山县培石镇培石村谭成栋的父亲临终前说:“我要葬在江边,听着江水声,才睡得踏实。”但为了三峡库区水质,谭成栋给父亲迁了坟。

  正是库区人民的牺牲换来了三峡工程建设的如期进行,换来了“高峡出平湖”梦想的实现。

  千言万语做工作,千山万水送移民,千辛万苦办实事。千万个移民干部用血和汗铸起了同三峡大坝一样巍峨的丰碑

  三峡库区移民试点始于1985年,在20多年的移民工作中,哪里有移民,哪里就有移民干部的身影。

  现任重庆市开县丰乐街道办事处主任的郑小林,在移民一线一干就是6年。为了完成移民任务,他曾让年迈的母亲独自一人安葬死去的弟弟,曾为了抢救4名受重伤的移民兄弟而把准备送女儿到重庆读重点高中的3万元钱悄悄地打进了医院的账户。每当有人提起这些,他总说:“我只是忠实地履行了一名普通党员干部应尽的职责,虽然也作出了一些个人利益和情感的牺牲,但跟广大移民乡亲为国家别离故土远迁他乡的大义壮举相比,又算得了什么?”

  万州区太龙镇一村的支部书记牟一安,在外迁前,全家户口已经转到万州城区,自己不属于移民。但当他看到外迁工作无法推动时,主动将自己的户口迁回农村,转为移民身份,带头外迁,在他的感染下,全村群众顺利外迁。

  在三峡百万大移民这场艰苦卓绝的攻坚战中,有成千上万个像郑小林、牟一安一样的移民干部。他们中有在云阳县老城搬迁中累死在工作岗位上的向诗凤;有距离退休仅有4天,执意要站好移民工作最后一班岗,在去移民家处理事情的路上被滚滚洪水卷走的冯春阳;有因为劳累过度,年仅37岁就被晚期肝癌夺走了生命的忠县监察局副局长张兰权;有给移民做工作直到声音嘶哑只能靠纸条与同事交流工作,最终因为癌症告别了这个世界的向天文。

  面对相对贫瘠的土地,面对外迁陌生的家园,三峡移民正在谱写一曲艰苦创业、奋力拼搏的凯歌

  每一个三峡移民,都有一部独特的创业史。无论是重庆市云阳县姚坪村移民模范汪学才,还是重庆市万州区新田镇五溪村党员移民冉振爱,以及千千万万的就近后靠三峡移民,无不是经过自己不断的勤学苦干,艰苦创业,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重庆云阳县水磨乡移民覃敬明,外迁到江苏省东台市三仓镇新五村后,不等不靠,带领全家人种大棚蔬菜,开药店,兴办养猪场,年收入近10万元。在2004年春节时,他想出一副对联,上联是:舍老家移民江苏顾大局,下联是:建新家自力更生早致富,横批是:不等不要;外迁到安徽省芜湖市的重庆开县丰乐镇14户移民白手起家,在当地办起了“三峡移民美食街”,成为远近闻名的餐饮品牌,他们也很快走上了致富道路。

  为实现“移得出、安得稳、逐步能致富”的移民安置目标,实现三峡库区的繁荣,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全国20个省市、10个大城市和50多个国家部委采取了多种形式对三峡库区实行对口支援,鼓励名优企业到三峡库区投资建厂,在这块生产生活条件并不优良的地区一时间云集了杭州娃哈哈、北京汇源、青岛海尔等上百家知名企业。上海市注重 “造血”、“输血”项目并举,在财政预算中专门设立了扶持万州区五桥产业发展的专项基金,重点用于招商引资,扶持重点产业;杭州娃哈哈集团出资4000万元,与重庆涪陵区3家特困搬迁企业共同组建的娃哈哈集团涪陵分公司,成了名优企业与移民搬迁企业合作、合资最为成功的典型,目前该公司年销售收入3.6亿元,利税6000万元,是重庆市工业企业50强之一。

  统计数据表明,三峡库区各区县10多年来地区生产总值普遍增长,农村移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明显。走在库区的新城里,一条条大道纵横铺展,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个欣欣向荣、充满朝气的三峡库区正在拼搏中崛起、在高歌中奋进。(余继军)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