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民国文献濒临集体报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6日08:36 南京报业网-金陵晚报

  【金陵晚报报道】 □本报记者韦晔

  “民国报纸放在桌上看,再拿起来的时候就留下了一摊纸屑。看上去崭新的民国图书,只要翻阅一次,封面就断了。”

  昨天上午,南京图书馆历史文献部馆员夏彪向记者披露了民国文献目前的保存状况

,“至少6成民国文献进入‘老年期’,如果再不采取措施,集体报废的日子也不远了,这不仅仅发生在南图,全国的图书馆、档案馆都面临这个严峻的问题。”

  在南图整理、研究民国文献20多年的夏彪亲眼见证了这批文献的老去,他所说的“民国文献”指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至1949年9月止中国出版的图书、报纸和杂志。

  也许有读者会问,南京图书馆收藏的宋元时期的古籍善本都完好地保存着,民国文献还不到100年,为什么会这样?

  相较于宋元明清时期的文献,民国文献最为“年轻”,可是,它们的“寿命”却是最短的。

  文献纸张先天不足

  记者了解到,西方机械造纸和印刷技术在中国得到广泛使用,这铸就了民国书刊与生俱来的“娇气”。

  中国传统纸张有“纸寿千年”之说。宋元书籍距今已近千年,但现在拿出一本善本,依然可以翻阅。

  这主要是因为古代造纸在选料上多用麻、树皮等植物的韧性纤维,工艺也以手工为主,这样造出来的纸张一般为中性或偏碱,即便是遇到空气中的酸性物质腐蚀,也依然会保存相当长的时间。

  到了明清时代,造纸的原料更多地改用竹子,造出的纸质虽略逊于前者,经认定也可以保存多年。

  夏彪告诉记者,民国时期特别是1927年至1937年中国的出版业空前繁荣,手工生产的宣纸已无法满足印刷需要,手工造纸向近代机械造纸和印刷阶段过渡,造纸材料混杂,机械造纸制浆工艺落后,文献用纸多为机械磨木浆纸和酸性化学浆纸,纸张酸性强,质量差,甚至是“马粪纸”,保存期很短。

  经国家图书馆测定,民国普通报纸的保存寿命为50年左右,民国图书的保存寿命为100年左右。

  三成馆藏独一无二

  记者从历史文献部了解到,南图所藏历史文献达230万册,民国文献约70万册,总量在全国居第三位,《民国时期总书目》著录约12万种民国图书,南京图书馆已整理民国图书达7万部,经核对,其中约70%的品种与该书目相同,还有近30%是该书目所未收的,珍贵程度可想而知。

  夏彪告诉记者,南图收藏的民国文献最精华的是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移交的“首都各机关团体及私人收藏”的文献部分,档案资料则交由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保存,历史价值可见一斑。

  “可以这么说,这一部分文献大都是国民政府官方认可并保存下来的,还有油印的政府会议纪要。”夏彪翻开《美国陆军机械化之现状与趋势报告》告诉记者,这样的油印文献存世量极少,但内页的油墨已经褪色到无法辨认字迹的地步,基本报废了。

  记者在翻拍民国三年六月出版的《中国红十字会杂志》残破的页面时,就无意翻到了该杂志刊发的“南京癸丑掩埋阵亡军士纪念碑”拓片,“这很可能就是研究南京历史的重要线索,可目前的保存状况早就经不起翻阅。”

  记者了解到,目前,南图馆藏千余种民国报纸、近万种杂志已经不对外界开放,民国图书一般只对特定的研究机构和学者有限开放,而且还需经过历史文献部的分管主任严格审批。“有的图书实在禁不住翻阅,工作人员甚至帮学者们誊写下来再给他们研究。”

  保护需要最佳温度

  历史文献部主任、研究馆员徐忆农前些天刚刚接待了“中埃文物古籍修复技术教育论坛”的国外专家,外方专家对南京图书馆的古籍修复水平赞叹不已。

  但她告诉记者,一般都认为越是古代的越是珍贵的,人们忽略了民国文献本身的参考利用价值。

  2002年,文化部和财政部共同开展了“中华再造善本工程”,将珍贵古籍善本有计划地利用现代印刷技术复制,适量出版。随后文化部又启动了“中华古籍特藏保护计划”,希望在十年左右基本修复完成属于国家一、二级文物的珍贵文献。

  “但民国文献的保护却一直没有专项资金的支持,文化部立项计划,南京图书馆目前能做到的仅仅是把这些浩如烟海的文献整理出来而已。”

  夏彪补充说,“由于过去的偏见,民国文献一度被认为是可有可无的,南图曾在龙蟠里修建藏书楼,按照设计规划是要安装恒温恒湿系统,工程到最后缺乏资金了,就没有安装。”

  回忆起在龙蟠里工作的16年,夏彪仍心有余悸:“夏天里面就像蒸笼,先得熬过梅雨,再经受40℃左右的高温考验,而且还不通风;冬天又阴又冷,比室外冷很多,常在0℃以下,这样的工作环境人都吃不消,更何况书的最佳保存温度介于18℃至22℃之间。”

  纸张太脆不能扫描

  “把这些文献扫描或是复印下来不行吗?”记者问。

  “不行!”夏彪毫不犹豫地表态说,“复印和扫描都会让文献受到机械力量、热光源的伤害,很多图书一复印都散架了,而且纸张的老化进一步加快。”

  胶卷缩微曾经是广为推广的一种保护手段,理论上最长能保存1500年。但目前仅限于报纸。“过去我们非常相信这种手段,很多图书拆开后再也装订不起来了,更麻烦的是,一旦保存不当,胶卷时间久了就会粘合在一起,我们得一卷一卷地展开,再逐个卷回去。”

  “国外已经普遍尝试的纸张脱酸在技术上也许比较可靠,把书放进真空舱,依靠机械力直接压挤出水分和空气,然后挤入碱性液体进行中和反应,但光是设备就要几百万元更别说材料了,一公斤书的成本在200元左右。很简单,我们缺钱!”

  “还有一种薄膜涂层文物保护技术,成本也很高,就算有资金的支持也得谨慎。”夏彪告诉记者,历史文献部原主任龚洁荣曾经接待过来推广这项技术的企业,“一张老报纸,他们处理过后就像布一样,折不断,撕不开,不怕浸水,看上去很不错,但有不可逆性,而且我们怀疑它的稳定性,得有时间的考验,100年,1000年。”

  夏彪还担心这种技术在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书是要给人翻阅的,和文物不完全一样。”

  文献“肉身”是文物

  “你知道吗,历史文献有原生性和再生性两种保护手段,前者就是尽力保护文献的实体,把损坏的文献修好,把完好的文献继续保存下去,民国文献大都是双面印刷,传统的修补技术行不通;后者就是把载体上的内容进行转移,扫描、复印都属于这一种,出版影印本也是很有效的保护。”

  “但是”,徐忆农主任话锋一转,“民国文献的保存如果仅仅停留在再生性保护,那就可能失去‘肉身’。”

  她拿《女学报》举例:这是1898年由中国女学会创办的第一份妇女报纸,单面印刷,折叠成32开书的形状发行,阅读时打开。这种独特的形式具有保存价值。如果仅仅是缩微或复印,载体的文物价值就难以体现。

  作为省政协委员,她一有机会就向外界呼吁重视对民国文献的保护、研究,我们在南图工作也就几十年,但文献得一直延续下去,如果不采取措施,再过50年、100年,距今千年的敦煌遗书还在,但民国文献却消失了!

  (编辑豆子)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