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换季大购物 别让“建议零售价”给蒙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6日08:47 沈阳晚报

  市民们在逛商场时,经常发现一些商品被标注“建议零售价”的字样,小到几元钱的牙膏、香皂,大到上千元的时装、首饰。但奇怪的是,众多商品标注的“建议零售价”往往高于商家的实际售价,其间有的价格差距之大,令人吃惊。

  两“价”悬殊令人生疑

  4月2日,沈河区的王女士到中街的一家商场购物,“我看中了一件毛衣,标牌上写有‘建议零售价698元’,可经过讨价还价后,竟然以200元的价格成交。成交价与建议零售价之间的差额竟然有400多元,如此悬殊的价格差让我不得不怀疑,这样的‘建议零售价’合理吗?要是不讲价,相信厂家‘建议零售价’的消费者来买,岂不上了大当?”王女士生气的说。

  “建议零售价”变了味

  业内人士赵先生告诉记者:“‘建议零售价’的作用是避免商家擅自抬高商品零售价格,保护消费者利益,从而更好地规范消费市场及保护产品品牌形象。它的制定,并非随心所欲,而是有一套严格科学的程序和方法,是厂家根据产品的成本、质量、销量、品牌以及技术含量的价值,同时权衡考虑商家应得的利润和消费者的承受能力,按一定的公式套算而得出的。知名品牌一般都遵循这个公式。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它可以遏制商家的暴利行为。”

  业内人士表示,之所以会出现“建议零售价”无序和泛滥的现象,是因为现在国家出台的有关价格法规中还没有“建议零售价”这个概念,“建议零售价”如何定,就完全成了厂家的一种“自主行为”。一些不良厂家、商家就利用广大消费者的信任,故意将“建议零售价”定高,给消费者传递虚假的价格信息,让消费者感觉买到了便宜货,诱其上当。

  有关人士提醒,面对“建议零售价”,消费者所能做的就是尽量“敬而远之”,不要被“建议零售价”所蒙蔽,而应根据商品质量理智购物。同时执法部门应对那些不着边际、名不副实的“建议零售价”及时规范、整治和查处,更好地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本报记者白昕

  记者电话∶82168544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