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古县新城今胜昔 人文秀区唱和谐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6日09:33 南方日报

  世界客都—梅州·大埔县

  当好东道主喜迎“山洽会”

  科学发展观促大埔巨变

  大埔,有“山中山”之称,位于广东东北部,毗邻闽西南,古称“万川”。自东晋义熙九年(413年)设义招县,至明嘉靖五年(1526年)重置县定名大埔。总面积2467平方公里,总人口53万多人,是近代华侨实业家、南洋首富、“中国葡萄酒之父”张裕葡萄酒创始人张弼士的故乡。大埔以历史久远、文化深厚、物产丰饶而享有“四乡”“四名”美誉。

  大埔三江映带,峰峦耸拔。境内有著名的三河坝战役烈士陵园、双髻夕岚、古城遗迹、英雅古刹、西岩涧谷、丰溪林莽、茶阳牌坊、花萼土楼、白玉瓷都等“红色革命”、“绿色生态”、“客家人文”三大旅游资源。

  如今,钟灵毓秀的大埔已告别了历史的沧桑,焕发出时代的豪情,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在省委、省政府和梅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2003年以来,大埔县地方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0.07%,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年均递增24.65%,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5.62%,上述三项增幅指标在全市排位分别为第三位、第一位和第一位。今日大埔让人不禁感叹:这是一方热土、一块福地、一个聚宝盆,充满活力、充满希望。53万大埔人民在县委、县政府带领下,不仅正在努力实现脱贫奔康的目标,而且信心百倍地要把这块2467平方公里的土地打造成开放、文明、富庶的现代山区县。世纪之风,时代之潮,给这块福地添上了迷人的色彩,可以预见,这块人文秀区在“十一五”期间必将发展成为绚丽夺目的“客都明珠”。

  开放旺县瓷工富县

  农业稳县人文兴县

  四个发展思路

  2003年以来,大埔县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在省委、省政府和梅州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积极实施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开放梅州、工业梅州、文化梅州、生态梅州”的“四个梅州”发展战略,从大埔实际出发,念山水经、打优势牌、唱特色戏,以发展县域经济为重点,卓有成效地实施“开放旺县、瓷工富县、农业稳县、人文兴县”的发展思路,拉动县域经济快跑,短短3年时间实现了惊人的“大变脸”,2004年大埔生产总值11年来首次实现两位数增长,人均GDP和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全省67县(市)中的排名分别比2002年前移了10位和6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张德江在视察大埔后认为,大埔的发展思路清晰,只要坚持抓、长期抓,大埔的发展充满希望!

  县域经济“变脸”

  去年全县生产总值实现22.48亿元,比上年增长10.8%,三年年均递增10.07%。同时,通过大力发展以陶瓷、电力为重点的工业和以旅游业、服务业、房地产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优化了三次产业结构。三次产业的比例由2002年底的30:37.7:32.3变为现在的26.5:36.2:37.3,特别是第三产业的比重提升了5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大幅增长。去年,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782万元,比上年增长36.2%,首次突破1亿元大关。财政收入增长率、综合增长率和上划“省四税”增长率都位列全市第一。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全省67个县(市)中的排位由2002年的53位前移到2004年的47位。

  全县年纳税50万元以上的民营、外资、股份制企业由2002年的18家增加至2005年的44家。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稳步推进亮点纷呈

  园区经济实现“突破”

  大埔县于2003年投入资金8000多万元,一次性规划建设了高陂、三河、茶阳三个各具特色的工业生产基地,填补了在园区建设上的空白。三个基地首期3300亩实现了当年规划、当年建设、当年见效。在三个工业生产基地的辐射带动下,全县招商引资成效显著。2003年以来,全县招商引资项目共603个,其中在建和建成投产项目424个,投资总额34.28亿元,项目落实率达到70%。其中2005年招商引资项目104个,在建和建成投产项目84个,占新引进进项目总数的80%,投资额14.7亿元,全县累计引进千万元以上项目93个。

  特色工业优势凸现

  大埔县充分发挥陶瓷、电力传统工业优势,推动特色支柱工业做大做强。2003年以来,全县新办、增资扩产陶瓷企业68家;新建、改造电站54座,装机7.2万千瓦。目前,全县有陶瓷企业540多家;电站220多家,装机30万千瓦,年发电8.5亿千瓦时。2005年全县陶瓷销售收入6.26亿元,税收4274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1.3%和36.3%;电力税收6182万元,比上年增长56.2%。全县陶瓷、电力工业税收分别比2002年增长了188%和77.5%。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2003年以来,大埔县市政建设进行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投入,累计投入资金近4亿元(含征地拆迁补偿),建成了大埔大道、西湖公园、三河至县城17公里招商引资宣传一条街、县城防洪堤南北堤、大埔美食街、白云大桥、仁和大桥,抓好了县城残旧街道改造,完善了主城区所有街道的绿化、亮化工程,县城面貌焕然一新,呈现“一路一灯、一街一景、一区一品”的特色,有效提升了县城管理水平、档次、品位和人气,县城建成区面积由2002年的3.3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的6平方公里。与此同时,还同步抓好了三河次中心城市、茶阳、高陂中心镇的规划和建设,全县城镇化水平由2002年的32%提高到现在的37%。

  新农村建设成效初显

  大埔县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指针,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突出抓好基地建设、龙头培育、农产品加工销售,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全县建成了4.5万亩优质茶、2万亩烤烟、年出栏40万头生猪为主的8大农业基地;有省、市、县农业龙头企业34家,其中省级4家、市级11家,共带动农户2万多户7万多人,人均年增收2200元;有农产品加工企业18家,全县农副产品销售率达90%以上。通过大力发展效益农业,有效地增加了农民收入。2005年全县农民人均收入达到3868元,比上年增长5.02%。同时,以实施“十项民心工程”为突破口,动员和组织全社会力量,着力解决农村“一保五难”问题,并按照生态家园型、人文旅游型、城郊服务型、经济小康型、特色示范型等到五种类型,在全县244个行政村大力开展和谐康乐新村建设,实现了农村和谐发展。

  人文旅游异军突起

  大埔县积极实施“人文兴县”,充分发挥“四乡四名”优势,提出并实施了“人文开发”的发展思路,围绕把大埔打造成为世界客都的人文秀区,大力发展“三大旅游”(红色旅游、人文旅游和生态旅游),致力培育“五大品牌”(把大埔建设成客家民居建筑大观园、客家名人风范教育基地、客家民俗风情博览馆、客家文化历史窗口、客家传统美食之都),提升八大文化(即提升大埔的红色文化、人居文化、华侨文化、陶瓷文化、美食文化、宗教文化、客家民俗文化、民间艺术文化),实现了经济文化互动互促。2003年以来,累计投入1亿多元,重点抓好三河、县城人文资源开发利用和客家民俗文化村(西河张弼士故居)的建设。先后兴建和修复了中山纪念堂及中山公园、韩江源、三河坝战役纪念园、西湖公园、泰安楼、美食街、花萼楼等10多处人文景观。同时,先后被授予“中国花环龙之乡”和“广东汉乐之乡”称号。

  “绿满梅州”一马当先

  2004年以来,大埔积极营造优美的生态环境,全县重点抓好了绿化造林以及县城、主要公路干线、工业生产基地、各镇驻地和机关单位的绿化、美化、净化工作,“绿满梅州”大行动在全市“一马当先”。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74.4%,生态公益林90万亩,省级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各1个。

  大埔名片

  “四乡”

  华侨之乡:大埔人在很早以前就远渡重洋,在异邦建基立业。目前全县旅居海外华侨、“三胞”达50万人,遍布世界各地。

  文化之乡:大埔素有崇文重教传统,教育普及、人文蔚起,哺育了一大批“文武百官”“商贾巨子”,有“中国花环龙之乡”“广东汉乐之乡”之称。

  陶瓷之乡:大埔盛产陶瓷,有“南国瓷乡”美称,传统的“薄胎瓷”“青花瓷”尤为精美,以“白如玉、明如镜、声如磐”而闻名中外;青花、仿古、五彩等美术工艺陶瓷远销欧美、东南亚、中东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

  名茶之乡:大埔崇山峻岭,“高山云雾出名茶”,大埔西岩山麓出产的西竺、康达等品牌茶叶芳香浓郁、甘冽耐久,荣获多项国家金奖、银奖,驰名海内外。

  “四名”

  名人:古往今来,大埔名流志士层出不穷,何如璋、邹鲁、罗明、连贯、罗卓英、范汉杰、吴奇伟、杜埃等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张弼士、田家炳、萧畹香、姚美良等华侨实业家、社会活动家都是大埔籍人士。

  名居:境内古民居建筑、历史名胜众多,有“客家民居大观园”之称,最具代表性的有大东土围楼花萼楼、湖寮四方石楼泰安楼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名寺:境内宗教文化源远流长,寺宇众多,有建于唐代的韩江流域四大名寺之一的万福寺、西河的灵觉寺等。

  名史:境内发生过不少重大历史事件。孙中山莅埔饬立护法援闽,八一起义军激战三河坝,护送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领导人到中央苏区的青溪红色交通站,中共南方局工作委员会旧址等。

  2002年至2005年全县生产总值增长情况

  图表略,详见本报。

  2002年至2005年财税收入增长情况

  图表略,详见本报。

  图: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前右一)视察大埔

  大埔西湖公园风光旖旎

  大埔高陂陶瓷

  大埔大道

  大埔和谐康乐新村示范点

  大埔被授予“中国花环龙之乡”

  全国最早建成的中山纪念堂修复一新

  大埔清山绿水生态环境优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