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佘峥说事]半打大师来了,我们收获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6日11:42 海峡网-厦门日报

  去年在北京举行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汪同三遇到了格兰杰,昨天,他们又在同一会场上碰面,这位中国的经济预测大师预测说,说不定明年,我还会在中国碰到格兰杰。

  汪同三说,现在,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来中国,而且,还是“半打半打的来”。

  这在过去是十分不可想象的,在十几年前,邀请一名诺贝尔奖获得者,要克服的困难是现在不可想象的。但是,现在,他们却成群结队地到中国来。汪同三说,原因很简单,中国的经济让他们结队而来。

  他说,中国经济的影响越大、需要理论解释的地方越多,研究者就会有更多成功的机会,新的理论就有可能产生。经济界甚至有个名言,谁把中国经济弄明白了,就该是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时候了。

  格兰杰说,对于中国经济问题的探讨总是那么激动人心。昨天,他虽然解释的是经济预测,但是,他也努力在其中加入一些中国因素,例如预测2008年北京奥运会参赛的运动员数量。

  将在今天作讲座的“欧元之父”蒙代尔索性把家都安在中国,这几年频频在中国露面的蒙代尔,被人称为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中看到“中国机会”的第一人,也是最懂“中国机会”的,他已经把评论中国当成一项事业。

  当然,中国人的荷包也是这些诺贝尔奖获得者频频造访中国的原因。据说,现在在中国,按照市场行情,每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一场讲座都要十几万元人民币。

  那么,中国人从大师身上获得什么?厦大副校长吴世农以格兰杰在4日的研讨会上发言为例,他认为,格兰杰讲了计量经济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有些人听不太懂,搞不清楚为什么要讲这些。但是,吴世农说,事实上这对我们研究问题是一个很好的指引。

  另一个收益是,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报告为中国学者提供接触最前沿的机会。当然,实事求是地说,对于大多数来说,精神上的收获可能会大于具体答案。厦大经济学院副院长曾五一说,对于学生来说,感受大师风范,可能会对其产生深远影响。

  (来源:厦门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