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成本透明不等于收费合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6日13:15 生活报

  本报首席评论员 刘涧南

  据报道,日前,教育部官员表示,高校生人均培养成本核定办法的初稿已经出台,经过各高校初步测算,收集各地方物价部门和财政部门的意见等步骤,一定会在今年之内出台。

  高校收费问题一直牵动着很多家庭的神经。按照中国家庭目前的平均收入,培养一个大学生至少要付出一个家庭平均收入的50%%以上,更有甚者,支付子女教育费达到70%%甚至更高。每年高考过后,出身于贫苦家庭的孩子,因为家中供不起高昂的学费,导致收到录取通知书,却交不起学费的现象屡屡见诸报端。这些寒门学子唯一的希望,是寄希望于媒体的呼吁和募捐,加上好心人的赞助,才能完成上学的心愿。

  与因病致贫并列,因教致贫同样是极其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教改与医改同样饱受舆论的诟病。此次由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教育部三部门联合协商,制订的高等学校生均培养成本核定办法,并且宣称“无论如何今年都将出台”,即可以看出法规空缺的尴尬,以及亟需相应规则的迫切性。

  目前高校的乱收费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核定办法的出台,按理,应当是对乱收费活动的一种监督和监管。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的是,通过核定办法,原来的一部分不合理收费,却很有可能转变为“合法收费”。按照有关官员的说法,依据现在的日常运行成本,理工科学费一年得1.5万元左右,文科得1.2~1.3万元,医学至少4万元,艺术类在10万元以上。按这种算法,即使学生本人分摊成本的50%%,也不是一个小数目。但这显然还不是全部的培养成本。这个成本数仅包括教师工资和日常水电费。所以可以看出,现在的成本核算已经考虑到了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目前的收费水准,很有可能,它本来就是针对向学生收费这一块的。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是说一个国家的发展和一个国家的教育投入有着密切的关系。假如,按照目前这种投入产出的成本计算方式,仅仅考虑如何从学生身上赚钱,学校也只考虑如何从国家财政多争取一些拨款,唯独没有人考虑教育对国家总体发展所做出的贡献,这显然是把教育行业当成产业来办的一个翻本。

  按照这个思路下去,教育既不会是有教无类的、也不会是三个面向的、更不是着眼于国家长远发展大计的。目前关于高校教育成本的讨论,显示出其只不过是一个部门利益分配问题罢了。所以其最终的结果,也就很有可能让原来的乱收费,摇身一变成为合法的收费。美其名曰“透明”,最后,为向广大的学生伸手要钱张目。

  (生活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