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复旦面试直录:变革高考第一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6日15:44 大华网-特区青年报

  3月19日复旦大学在上海范围内举行一次意义非凡的入学“申请资格测试”,测试达标者中有300名学生,将通过下一轮“面试”直接入读复旦大学。此举是复旦大学经教育部批准,率先在全国高校中实现人才多样化选拔、进一步扩大高校自主权、深化素质教育改革进行的全新探索和试点。300学生今年“面试”入读复旦不同于以往高校实施的保送生、优秀生选拔、5%自主招生等政策,复旦大学此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的突破是“面试决定录取结果”,“学校说了算”。“以测试进行初选,是不得已而为之”,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对此

表示,中小学生有会考、毕业考等考试,但水平相对较低,学生素质高低难以区分,不足以作为高校选拔的标准,实施水平测试性质的“标准化考试”是非常必要的。“由于招生人数有限,面对成千上万的考生,必须有个合理的标准进行初步选拔。”值得一提的是,即使面试通过已被复旦录取的学生,还必须参加6月份的统一高考。原因有三:一是,放弃录取的考生可通过统一高考实现又一次升学选择;二是,“面试”入读复旦的学生通过统一高考,可补充完善升学学籍手续;三是,“面试”入读学生的高考成绩,可为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提供跟踪素材。10%的自主招生是否100%公平复旦大学此次招生改革,在上海招生300人,占复旦大学2006年招生总规模的近10%。社会、考生和家长最关心的话题莫过于“10%的自主选拔录取是否100%公平”?秦绍德表示:此次录取改革,将严格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要求施行。所谓“公平”,复旦将“符合2006年上海市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考试报名条件”的所有上海地区学生均列为招生对象,统一在校园招生网上实行网上报名,保证来自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考生在考试前站在“同一起跑线”,杜绝了重点学校校长推荐而影响招生门槛的公平。所谓“公正”,学校专门成立由150名不同学科的教授组成的专家面试团,每位考生面试时,由学校随机抽调5位专家(不同领域)进行一对一问答,每位专家与面试学生交流15分钟,录取结果最终由专家面试小组商议确定。所谓“公开”:无论是进入面试的考生,还是最终被录取的学生,其名单都将适时在网上公布。“此次改革坚决拒收‘条子生’、学校纪委书记将亲自参与招生各个环节的录取工作,并将接受社会与媒体监督。”复旦面试直录:高招自主改革的火种此次试点仅在上海招收300名学生,虽属地域性改革,但因招生改革中“高考不决定录取结果”这一信号,让教育界人士高呼此乃“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改革”、“高招自主改革的火种”。武汉大学招生就业工作处处长钱建国认为,复旦自主招生试点的积极意义不可小视,对于现行高招体制,无疑是一种进步。高校之间的办学特色和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根据本校特色、办学模式等,通过自行招生选拔人才、培养人才,十分必要。王鸣英是上海市控江中学的高中政治教师,她支持改革的同时也表示莫大的宽容“新鲜出炉的改革措施,有很多问题还需要在今后的操作中一点点发现,并慢慢解决”。“目前高考不足以反映学生的品性、团队精神、奉献精神、领袖气质等。如果通过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让有特殊才能和品质的学生有可能进入复旦,弥补高考‘一考定终身’的缺陷,更加贴近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我们高中老师所希望看到的。”王鸣英老师说。高校自主招生:从“拉开门缝”到“敞开大门”如果将复旦大学自主选拔录取改革看做是中国高校自主招生“拉开的一道门缝”,那么,中国高招改革何时将“敞开大门”呢?华中科技大学教科院教授别敦荣认为,“全国高招改革的大门目前很难大敞开”,原因是我国现有的高教资源尤其是优质高教资源仍然稀缺。“高考竞争很激烈,确保公平、公正的方式仍然是统一考试,短时间内高考制度仍难以被取代。眼下,需要建立强大的监督机制,这比探索一种高校自主招生的制度更重要。”全国范围内推广高校自主招生是否将成为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大家争论的焦点多集中在招生的公正性上。一直潜心研究教育问题的专家熊丙奇说:“高校自主招生并不是滋生腐败的沃土,归还高校自主权,就是打破腐败根源的良方,因为当中国所有高校摆脱过多行政的束缚,拥有招生自主权时,那么,它的招生过程的公平、公正性将成为学校的一块‘招牌’,要知道,谁都不想破坏自己的招牌。再者,即使高校获得完全自主招生权,也并不见得就比现在的高校体制更‘不公平’。至少,高校的自主招生可以打破现有高等教育资源在地区间的差异格局(表现在高校招生分数线的地域悬殊)公开公平的招生秩序,将在自主招生中得以逐步建立。”(刘丹、俞菀、肖春飞)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