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普通住宅为什么会“短寿”?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7日01:34 华夏时报

  日前,在北京举行的建设部《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宣讲会上,与会专家指出,中国建国以来建造的许多住宅,远远没有达到设计使用年限,就因为各种原因被拆除,平均使用寿命不足30年。

  就现有的国家住宅规范来看,普通住宅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也就是说实际的使用年限只是刚刚超过设计年限的一半。统计数字显示,中国每年老旧建筑拆除率占新建建筑

面积的40%左右。如此“短寿”的普通住宅,如此高企的拆除比率,其中的原因固然有安全性不够、管网老化、设施不合理等现实问题,但最主要的是短视的规划理念造成城市的大拆大建。当下的城市规划,固然已经有所进步,使用了专家领衔、民众参与等手段,但是,城市规划中的长官意志仍然存在。

  不仅如此,部分地方为了发展经济、突出政绩,屈从于开发商的利益诱惑和“糖衣炮弹”的攻击,扭曲了城市规划的功能。这造成了两个方面的后果:一是拆除部分地段上的现有住宅,用于开发新的项目;二是再一次城市规划的调整,使刚刚建成的项目就面临着大规模的拆迁。部分地方的重复拆建,不仅扰乱了居民的生活秩序,而且造成了极大的能源浪费,走向节约社会的反面。

  北京市统计局商调队在刚刚发布的“十五”时期北京商业发展情况报告中指出,2005年北京市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为19.5平方米。就全国而言,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也不过26平方米左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中,这些数字显示了住房现代化的实现程度仍然比较低,并且,也反衬出城市中大规模拆除建筑的不合理。

  城市规划的终极目标是让居民逐渐感受到生活质量的提高,享受城市带来的富足与便利,让全体市民都能够品尝发展的果实。因此,城市规划中对老旧建筑进行再生设计日渐必要和重要,延长现有住宅的使用年限,最大程度地节约资源。同时,应设计更科学严谨的城市规划程序,以公开的听证方式杜绝只顾及眼前的规划行为,从而有效地避免破坏性建设,保证城市生活秩序的协调。

  ⊙本报评论员任孟山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