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学术体制下的学术腐败风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7日12:00 光明网
郭立场

  “高校到底怎么了?”几乎目前中国所有高校都有学者涉嫌学术造假或腐败。有人戏称这为“学术蝗祸”,其泛滥之广,已近法不治众的地步。中国109名教授近日联名致信教育部及中央有关部门官员,呼吁抵制学术腐败。(3月29日星岛网讯)

  高校论文越堆越厚,为什么精品并不多?在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表示,要坚决把学术剽窃淘汰出局。高校不能成为学术腐败的寄生地。论文越堆越厚,精品

却乏善可陈,这绝不应成为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常态。浙江一名大学教授3年发表80余篇论文,得到的不是褒扬,而是质疑,“当你肆无忌惮连篇累牍地在垃圾杂志上疯狂‘制造’论文时,你是否想到过你正在浪费国家所给予你的巨额科研资金和巨大荣誉?你的良心何在?”3年发表80余篇论文,其研究成果转化率能有多少,不能不让人怀疑,也实在让人感到悲哀。

  以论文论英雄的考评“指挥棒”,尽管让一些高校教师反感,却始终很少有人敢于对抗这种评价体系。为了论文,为了职称,而动用关系甚至金钱的现象,而剽窃造假的现象,可谓是层出不穷。学术成果造假现象之普遍,早已不再是什么新鲜事,已经让人有些见怪不怪了。从天津一副教授因剽窃登报致歉,到四川大学海归教授学术造假,学术丑闻在过去的2005年频频曝光。剽窃成风,一发而不可收。为什么论文剽窃就是屡禁不止?为什么就有那么多前赴后继的“勇士”敢于铤而走险?如果以理性的态度,认真细致地关注剽窃者的剽窃动机和目的,并深究这种动机和目的背后的根源,就不难发现剽窃所折射出的不单单是道德沦丧,更显示出制度层面上的缺陷。

  学术腐败不是一种孤立的社会现象,学术腐败的产生与我国传统体制内学术成果评估上的重量不重质、用人制度上的急功近利以及学术规范的缺失有很大的关系。数学界“诺贝尔奖”——菲尔兹奖的唯一华裔得主、数学大师丘成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开门见山道出了他的隐忧,国内学术风气已经到了必须整治的时候了,如果中国高校的不良学术风气再不整治,中国科技的发展将至少退后20年。但整治学术腐败,何处用力?是疲于亡羊补牢,还是应未雨绸缪?

  学术腐败,不仅仅是学术道德问题,更凸现了高校职称评定之弊端。现在国内一些高校做什么事都要看职称,极力推崇“惟职称论”,而学术成果的多少直接关系到一个人职称的高低及未来的发展走向,于是又大肆吹捧“惟成果论”;学术评审机制和职务评聘制度不健全,又为不能安心搞学术、科研的人提供了学术腐败的土壤,为弄虚作假和粗制滥造打开了方便之门。可以说,正是这种错误观念和制度缺陷,造成了今日学术剽窃之风猖狂不已、为害甚烈。

  盛行于学术界的不正之风,其根源在于现行的学术评价、人才评价机制以及人才评聘机制不尽合理。既然如此,就应该把教学与科研、教书与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比较全面、客观的评价教授真实水平和综合素质的考核评价体系。唯有及早进行思想转变和制度变革,才能彻底刹住此学术歪风,制止住此学术腐败,才能从根本上还学术领域一片明净的天空。有关专家认为,要克服教育领域的学术腐败,关键是要建立公正的社会学术职称评定机构,健全学术职称评价体系,实行职称评定回避制度。同时,还要对评定职称论文数量规定做一次“大手术”,不局限于看中被评定者论文数量,而是要看学术成果及其质量。

  我们不能遗忘,教书育人是教师最本职的工作,把学生培养成国家的栋梁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那种“认为教学无所谓,只搞科研,而在教书育人方面用的精力却很有限”的教师,即便地位显赫也难以声望日隆。前些时日上海交大讲师晏才宏逝世所引发的争论,以及千万学子自发的追悼和纪念,足以说明问题。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