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获救者岂能"悄然离去"?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7日14:17 东方网 |
4月1日,衡山县店门镇白泥村农民肖楚红在该县九观桥水库救起了一条游艇上的5名乘客和船工,自己却落水遇难。事发后,获救游客悄然离去,获救的船工杨德春在与目击证人对质时,还遮遮掩掩地认为当时情况根本不需要肖去救人,对肖楚红的救人行为不置可否。对于肖楚红舍命救人和获救游客悄然离去的巨大反差,在当地引起了很大反响。(4月6日《潇湘晨报》) 获救的游客悄然离去不再出现,获救的船工竟然还遮遮掩掩不愿言谢,我们在为英雄农民的壮举感到无限悲痛的同时,怎不被这些获救者的冷漠麻木“激发”得无比愤怒?面对英雄家属的“只要他们来说句感谢话心里也舒服些”的愿望,获救者们真能安心地睡得着觉吗? 实际生活中,许多人都在整日埋怨社会风气的“每况愈下”,但在见到有人落难时却又从不肯伸出援助之手,哪怕是开口“大喊一声”,或手指轻按打个报警电话。所以,我们倍觉见义勇为者的崇敬和伟大!尽管勇士们没有想到回报,却又有谁希望受助者如此背信弃义?这种极度背叛的行为,不仅是对见义勇为者的极大亵渎,也是对社会应有正义的无耻戏弄。 大家还记得重庆开县那个救了19条人命的农民英雄金有树吧!直到英雄病重逝去,也没有值得有的受助者前来“看上一眼”,这种悲凉除了笼罩在英雄生死前后,还让无数有正义感、愿意助人者凉心彻骨。助人需要“互动”,而这种“互动”,不仅仅是回报,而且更应该是做人的起码要求。 指望“悄然离开”的受助者赶快回头,需要良心的谴责、道义的“发难”和“荣耻观”的培养,但要从根本上唤回部分人“被狗吃了”的良心,还寄望于我们的政府,加大对见义勇为者及其家庭的奖励力度,并尽快出台实施相关的“被助者责任追究”法规,不仅明确受助者的违规责任,更应将其应尽的义务一一列出,并从易于实施的角度加以论证。见义勇为必须“互动”,受助者的频频缺席,甚至“反叛”,是倒插在社会正义心口上的一把把毒刀,我们必须果断地阻止它的伤害。 作者:周稀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