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从“喝酒指标”反思“经济爱主义”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7日16:18 华商网-华商报

  ■郭之纯

  今年3月,湖北汉川市政府办下发了一份《关于倡导公务接待使用××系列酒的通知》,称该市引进企业生产的该种酒在当地市场份额太低,倡导在公务招待中使用此酒。文件中附有任务分解表,包括各局、各乡镇在内的105个单位今年需完成“任务”200万元。(4月6日《楚天都市报》)

  这一做法受到无数网友的奚落。客观说来,汉川市出台此等文件虽然做得有些过火,却并非不可理解。据悉,法国政府每到经济不景气时,就会提倡“经济爱国主义”,保护本国企业,扶植重点企业,待经济好转后再“放手”。汉川市下达“喝酒指标”的做法,其实与此如出一辙,可称之为“经济爱市主义”。

  事实上,“经济爱省”、“经济爱市”、“经济爱县”等“经济爱×主义”的做法是十分普遍的。汉川市的做法,或许更错在了下达量化指标和使用红头文件上。换言之,其操作手法虽然很荒唐,但这样的要求本身却不是该市的“创举”。

  这种“经济爱×主义”,值得反思。客观地说,适当多消费一些本地产品,保护一下本地企业,本也无可厚非。但随着区域竞争的增强,此类“经济爱×主义”政策有许多已经到了“过犹不及”的程度———有些,已经彻底沦为了非理性的地方保护主义。比如,有地方规定,本地行政事业和企业单位凡购买轿车,必须购买某种品牌,否则财政不予拨款。有些地方对本地的制假企业视若未见,甚至还暗中保护。而最为极致的例子,是有的经济纠纷案件,在不同的省市竟然可以作出完全相反的判决。

  之所以说这样的保护是非理性的,是因为这种保护并不真正有利于经济发展。一直抱大的孩子经不得风雨,太过分的地方保护也造就不出真正有竞争力的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如果大家都牢牢抱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念头不放松,就会违背市场经济的效率原则。因为这样做势必会使经济流通受阻,而一旦经济陷于体内循环,往往就会丧失相当的活力。

  有经济学家曾经举过汽车运输中地方保护主义损害本地经济的例子:某地禁止把货运让给外地汽车,结果导致外地拉货到该地的汽车要空着返程。这种做法看起来是帮助了当地的运输业,却也让当地的托运人支付了较贵的运费。这样不但损害了外地的运输业,同时也损害了当地的经济,总起来看是得不偿失的。

  之所以要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目的就是要通过市场竞争,将效率低的企业和产品淘汰掉或促使其改进。而在过度的“经济爱×主义”思路下,利用行政力量强行介入,虽然看起来是暂时保护了地方的利益,却有可能形成长期的潜在危害,因而是一种落后、短视的做法,甚至可被称作饮鸩止渴。所以,对“经济爱×主义”,一定注意要把握分寸,甚至是提高警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