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观点角斗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7日16:18 华商网-华商报

  宽袍大袖,长发一束,簪上发笄,跪、拜、祭、祝……4月5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大三学生张丹丹在校内孔子像前,行古代女子的成年仪式———笄礼。(4月6日《新京报》)

  甲方:汉服非传统文明救生衣

  这种成人仪式,笔者从中没有感觉到任何传统文明庄重肃穆的成分,相反倒是觉得有一股说不出的荒诞滑稽,给人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让人搞不明白,成人礼成就的是现代的女大学生,还是古代的小家碧玉?

  传承国学就要身穿汉服,让人看得啼笑皆非。是传统文明缺乏与时俱进的生命力,还是我们失去了让传统文明与时俱进的勇气?传统文明需要传承,成人仪式也有必要举行,这一点毫无疑问。但硬要把身穿汉服和继承传统文明“拉郎配”,穿上一身早已被历史淘汰的服装,满口“之乎者也”,就给人一种抱残守缺的滋味。传承传统文明,传承的应该是其中的精华,决不应该抱着早已被扔到历史垃圾堆的东西当宝贝。把汉服当作传统文明的救生衣,无疑是缘木求鱼之举。郭振栋

  乙方:仪式是文化内涵承载物

  古时成年礼,其繁冗程度远超这些大学生所举行的新型成年礼,加冠之后还要拜国君、贵族、各等亲属,其崇君色彩与家族文化风气浓厚。而现在的大学女生在高喊“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的孔子面前行礼,显然已非对“先师”的盲目膜拜和儒家礼义的简单遵从,而是将其升华重构为了一个中国文化的象征,体现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意。

  当然,追求文化的“内在精神”是好的,但是内在与外在、内容与形式并非天然冲突。孔子说,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化形式是文明的载体,没有恰当的形式,所谓的内在精神也就失去了承载之物。当然,形式之外更需厚重内容的填充,衷心期待大学生能真正把文明礼仪复兴活动导向更深的层面,更注重文明发展的核心问题,寻求到从传统文化精华之中生发出崭新时代文明的有效路径。端木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