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大英博物馆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7日23:45 新京报

  前些天大英博物馆到中国展出的消息,让我突然想起了去年出国之前,我对一位朋友的承诺。我的这位朋友律师出身,年方30左右。在送行的餐会上,他一再强调要我到大英博物馆去看看那些被英国人抢走的中国文物,言辞之间流露出了对西方殖民者的强烈义愤。

  说实话,我本人对博物馆并无太大兴趣,以致连近在咫尺的剑桥非常著名的Fitzwilliam博物馆都未曾问津,但朋友的嘱托还是让我打起精神去了一趟伦敦。到了大英博物馆后

我是直奔中国馆去的,眼前的景象让我这个本不太喜欢博物馆的人几乎目瞪口呆:从时间上来看,纵横几千年,由商及清,各个朝代几乎一个不落,都有藏品在这里展出;从地域上讲,从南到北,由东及西,从皇宫大内到极地边陲,想来当年英国人的足迹也是踏遍了我泱泱中华的大部分土地;从物件上说,不仅包括皇宫内的奇珍异宝,还包括各种民间藏品,凡三代的鼎铭,春秋战国的钱币、编钟,两汉古墓的出品,南北朝的佛像,唐宋的字画,明清的宫内珍宝,无所不包,很多是我们只在历史教科书上才看到过的。

  看完郁郁出馆,一种莫名的感觉涌上心头,不由得又想起了我那位朋友的义愤。的确,此情此景,如何不让人心生义愤?毕竟,这是站在人家家里看咱自己的东西!同行的友人好像看出些端倪忙揶揄说,这也没什么不好呀,让英国人在这里给我们保管并展示我中华古老文化,我们还不掏一分钱。话虽如此,心里的郁结仍一时难以解开。

  不过回头想来,友人的话也绝非完全荒谬,因为他接下来指出了我们今天在保存这些文物时,由于经费短缺所出现的问题和所遭遇的尴尬。实际上,我们很多地方的文物因经费短缺而得不到很好的保护,甚至遭到破坏———这与英人花大价钱大搞文物保护的思路不同;我们很多博物馆利用率很低,也是因为经费短缺而不得不收费的缘故,而这又导致参观者越来越少的恶性循环,其作为科学研究基地和教育基地的作用也因此而日渐萎缩———这与大英博物馆免费开放和学生、研究者穿梭往来形成了对比。其实,在经济浪潮汹涌澎湃的今天,有些人对这些珍品的兴趣和对其意义的认识可能也颇让人生疑。

  由此想到了友人附带提到的另一个话题:对这些文物的所有、占有和使用的问题。从法律的角度而言,这些本属于我们的东西,却由于殖民活动现在至少在占有上(如果我们不承认所有权也发生了转移的话)已发生了转移,为此我们义愤填膺,此种情绪完全正常并可以理解;而另一方面,面对现有的文物我们又没有物尽其用、妥善保存。当前一问题时下里还无法解决,而后一问题则有很大改善空间之时,显然前面的情绪就只能是一种重占有(所有)、轻使用的非理性宣泄,其后果则只能是导致盲目的民族主义,而忘却了只有踏踏实实地从头做起,方能迎头赶上的硬道理。

  临近大英博物馆的圆形大厅,忽然想起了当年薛福成在巴黎参观蜡人馆而谱写《观巴黎油画记》的情形。其文在解释“法人好胜,何以自绘败状,今人丧气若此?”时,引译者言曰:“所以昭炯戒,激众愤,图报复也。”并感叹“其意深长矣”。由此方知,开眼看世界,不忘却历史之痛且时时警醒,才能真正卧薪尝胆,重振河山。

  □李红海(剑桥大学访问学者)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