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科研做假“圈钱”,动因何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8日06:00 光明网

  今年3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发布了2006年第一期简报,在通报的20个虚假申报科研项目案例中,约有15个案例涉及高校,占总体案例的75%.从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剽窃论文,还是申请项目弄虚作假,都旨在通过申请,获得相关部门的资助,从国家口袋里“圈钱”。(见3月31日《中国青年报》)此次调查,揭露了部分高校以科研项目来“圈钱”的做法已经比较严重的现实。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块本该相对纯净的领域,屡屡出现违背科学精神和基本伦理的现象?在我们看来,这里面既有科研人员、科研机构自身的原因,也有科研环境的因素。

  目前的现实情况是,科研机构和高校申请科研经费,如果不是权威专家或者有一官半职的领导牵头,是很难申请到科研经费的。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有学术界代表透露,不少高校和科研单位是按官本位和权威地位来申请科研经费的。

  这就让那些没有地位的中青年科研人员要绞尽脑汁,想出各种歪门邪道来申请经费。很多人认为,只要有了科研经费的“米”,无论做成什么样的“饭”,都可以算做成果,并为个人未来的发展搭上阶梯。

  另一方面,浮躁的科研氛围也同样影响着科技界。

  在少数中青年科研人员看来,科研已经不是为了揭示真理和造福社会,而是追求名利的途径,这是造成科研“圈钱”的主观原因。而为了获得声名地位,他们就会不择手段,弄虚作假申请经费就是其中表现之一。现在少数青年科研人员很现实,认为没有宽裕的生活,没有丰厚的收入,就没有社会地位。

  因此有人可能会穷尽各种办法去申请项目,甚至出现了“靠项目提成的事情”。

  此外,科研管理体制的不合理在这个问题上也难辞其咎。在大多数高校和科研机构中,如果一个人没有论文和项目,教书教得多好,都可能评不上副教授、教授。

  2005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教师晏才宏去世。他教学水平高,学生们给他的悼言是“只有到天堂去听他的精彩讲课了”。

  但由于没有足够多的论文发表,直到去世晏才宏仍是个讲师。不合理的管理体制,逼迫一些中青年研究人员不择手段去申请科研项目,只要有课题,哪怕挂个名也是今后评职称的成果,更何况申请到经费还可以为我所用呢?

  浮躁还表现在不切实际地要求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上。一些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管理者,要求研究人员和高校教师一年要有多少论文,3年要有多少成果,5年要出现阶段性或大成果,而且要求原创或创新,完全不顾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律。一些学者强调,在有些学科领域一位学者求索一生,也很可能拿不出重大成果。而不按学科研规律,一味要求出成果、出大成果和创新成果的做法,迫使一些研究人员在科研成果上造假。

  古今中外,很多世界闻名的学者、专家一生发表的论文、专著屈指可数,但就是这寥寥几项经典成果,奠定了他们的学界地位,无论是理工科还是人文社会学科,莫不如此。而国内很多人一年能发表论文几十篇,出版专著数本,其实只是制造了一堆学术泡沫。还有人用国家的科研经费搞出造假论文,这些做法实际上是对科研资金的巨大浪费。

  客观地讲,在今天,各行各业都存在浮躁的现象,而这更需要以追求真理和揭示真相为责任、以科研成果造福人类为目标的科研共同体坚守良知和科学精神。另一方面,进一步健全科研成果监督机制,用好国家每一分科研经费,亦显得尤为重要。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