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通过系统创新提升创新型人才培养水平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8日06:39 光明网-光明日报

  合肥工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工科为主的多科性重点高校。多年来,学校充分发挥工科优势,在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应用性研究的创新上取得了丰硕成果。前不久,2005年度安徽省科学技术奖揭晓,在评出的10项一等奖中,合肥工大又有3项创新成果入选——带着如何提升高校创新能力的话题,记者采访了合肥工业大学党委书记朱新民。

  记者: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提出到2020年使我国进入创

新型国家行列。记者注意到合肥工大也提出以自主创新为主线,加快建设创新型高水平大学。您认为高校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历史进程中,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

  朱新民:高等学校首要的社会责任就是培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的合格人才,《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说,高校要服务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就必须担负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同时,高校尤其是像我们这样以工科为主、以应用学科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还负有提高科研究综合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前沿的科技成果支撑的任务,这本身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部分。我们有一个统计,近十年,合肥工大主持了安徽省三分之一的科技攻关工业类项目,参与了三分之一的重点攻关项目,承担各级各类科技项目2400余项,获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160余项,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得到产业化,为国家、地方的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相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我们认为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比如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上我们要立足数量更多、质量更高,在科研开发上,我们还要立足于涌现出一大批具有重大影响和具有世界水平的科学技术成果。

  记者:培养创新型人才,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从人才培养和高等教育的规律而言,您觉得高校应当从哪些途径入手,从而来保障育人目标的实现?

  朱新民: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确是一个系统工程。一般来说,高校培养人才必需的要素,有师资、学科、课程、科研以及育人文化等等。培养创新型人才,就必须着眼于整个培育系统的创新。也就是说,要从树立创新的办学和育人理念入手,实现教学教育的创新、科研教育的创新、管理教育的创新。同时要大力发展并且不断丰富高校的创新文化,努力培育创新精神。通过不断推进制度创新、机制创新,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有力的制度保障和良好的文化氛围。尤其重要的是,在通过系统创新提升创新型人才培养水平的过程中,必须重视既要大力提倡敢为人先、敢冒风险的精神,又要大力倡导敢于创新、勇于竞争和宽容失败的精神。只有这样,“想创新、干创新、敢创新、能创新”的良好氛围才能够形成,培养创新型人才和建设创新型大学才能够落到实处。

  记者:以自主创新为主线,加快建设创新型高水平大学是合肥工大呼应建设创新型国家而提出的目标。您能介绍一下合肥工大提升创新型人才培养水平、建设创新型大学的具体措施吗?

  朱新民:结合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和合肥工大的实际,学校已经进行了全面的谋划,推出并实施了一系列新的举措。在教育创新上,我们已经着手探索本科生大类招生分流培养、特色班和以产学研为载体的培养模式,着手加强启发式、探索式、互动式教学和实践性教学的基础工作;对于研究生,学校抓紧落实《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实施方案》,改革现行研究生指导模式,实行以科研课题(项目)组或学术团队为单位的导师小组负责制,开展研究生项目式培养试点。在科研上,加强科技创新团队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进一步强化科研组织化程度,探索建立教师从事科研和专职科研队伍相结合的新体制。在管理创新上,积极探索充满创新活力的现代大学管理制度,试行学科带头人负责制,鼓励和倡导各学院成立教授委员会,建立干部问责制度。同时,实行包括“黄山学者特聘教授计划”、“关键岗位学科带头人计划”、“学科(学术)带头人聘任、团队建设和骨干教师培养计划”等在内的创新人才工程,为鼓励、倡导创新提供制度性保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