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微尘”一座城市的文明丰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8日08:56 法制日报

  察看山东省青岛市红十字会的捐款记录,细心的人不难发现,一个化名“微尘”的名字屡屡出现:非典时期捐款2万元、新疆喀什地震捐款5万元、为白血病儿童捐款1万元、为湖南灾区捐款5万元……几年来,她不图名、不图利,默默无闻地向灾区奉献爱心,捐助巨款,累计已达20多万元。在她的影响下,青岛市涌现出了一个充满爱心的大众群体,以“微尘”命名的募捐箱、徽章走进了岛城的大街小巷。“微尘”成了这座城市以服务人民为荣、以团结互助为荣的一座精神文明的丰碑。

  那是2004年年底,印度洋突发海啸灾难,一位中年妇女走进了青岛市红十字会,她“自称”是替朋友为灾民捐款的。当工作人员问其姓名以便为她捐出的5万元开具收据时,她留下了“微尘”的化名。她说,她是一个很平凡的人,人都应该有一颗互助的心,她做的事很微小,也不想张扬,她只想平平静静地做点对大家有帮助的事。

  这位热心公益事业、化名“微尘”的好心人,一直不愿公开露面,而且拒绝任何媒体的采访。于是,青岛开始了寻找“微尘”的行动。网友们纷纷留言表达对“微尘”的敬意和祝福。

  “微尘”到底是怎样一个人?经向有关部门多方打听,原来她是青岛的一位普通市民。据认识她的人介绍,十多年前,“微尘”和她的家人从卖海鲜、蔬菜开始,白手起家,发展到今天已经营起了一家酒店。

  在“微尘”行动的感染下,当地机关干部、普通百姓、学生儿童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留下了许多感人的故事:一位伤残老干部把800元投到募捐箱后匆匆离去,一对青年夫妇把1000元投入了步行街的募捐箱,两名外国留学生也加入了捐献的行列,一个还没有募捐箱高的儿童踮着脚把几个硬币投入箱内。当红十字会人员追问他们的名字时,他们都称自己是“微尘”。越来越多的市民在捐款后,留下了“微尘”、“小小微尘”的名字。该市红十字会去年就接受社会捐款434笔,而以“微尘”、“微粒”捐款的市民占了一半。“微尘”凝聚了这座城市更多的爱心,“微尘”也超越了一个名字的称谓,演变为一个不留姓名而无私援助公益事业的群体,成了这座城市诠释爱心的精神符号和资助公益事业的品牌。

  在“微尘”这一爱心行动的感召下,以“‘微尘’见真情,博爱遍岛城”为理念,打造“微尘”群众性公益品牌的活动迅速展开。青岛市红十字会向社会征集“微尘”标志,收到设计方案近百份。令人感动的是,全国各地也在关注青岛的“微尘”,北京、上海、四川等地的设计方案也飞进青岛。最后,经专家评选和市民投票,设计标志以手拉手的五颗星代表不同的人群,体现团结互助,遵纪守法,凝聚成一条没有国界、充满爱心的纽带。

  2005年6月1日,青岛市红十字会推出首批1000枚“微尘”徽章,作为爱心产品进行义卖。每枚徽章定价10元,不限上价,可千枚“微尘”徽章却义卖了20万元。去年10月16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微尘”以最高得票当选第二届全国十大社会公益之星。去年底,在民政部、中华慈善总会共同举办的首届中华慈善大会上,青岛“微尘”又荣获“中华慈善奖”。今年,青岛市政府为弘扬“诚信、和谐、博大、卓越”的城市精神,在全市范围内评选十佳人物活动。二十多天里近十万人参加了这次投票活动,隐姓埋名热心公益事业的市民“微尘”被评选为“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十佳特别人物。“微尘”记录了青岛这座海滨城市的文明足迹,也为青岛创建和谐社会增添了亮丽的“道德之光”。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