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中国经济学是否需要自己的话语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8日10:01 东方网

  笔者在多次出国进行国际学术交流中,一个最深的感受和体会就是,国际上大多数学者更热衷于讨论中国的经济问题而不是讨论中国的经济学问题。恰恰相反,在中国,人们经常围绕中国经济学进行各种争论,大家从不同角度对中国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概念体系、研究方法等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但是,到目前为止,一个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就是世界范围内直,当中国经济增长正在以“世界奇迹”的态势开始成为整个东亚乃至世界经济增长的中心时,世界经济学研究的中心能否随之在中国出现?国际视野中经济学研究的话语权在哪里?

目前,中国的经济学研究范式有没有自己的话语权?为什么中国的经济学发展没有象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实践那样更引人注目?

  如果我们将经济学的话语权解释为某个有影响的经济学流派或者其经济学研究有影响力的国家和区域,依据其经济学研究的强大影响力将其经济学理念和意义传播于社会,以此确定其经济学的社会主流地位和社会影响力,同时,其经济学理念也一定能够为别的团体所逐步认识和接受。那么,中国经济学是否需要以及是否能够拥有自己的话语权?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西方发达国家的强势经济决定了经济学的话语权基本上属于西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的弱势地位决定了其只能够受到发达国家经济学话语权的影响。目前,国际视野中经济学研究的世界中心仍然是在欧美发达国家,大多数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也基本上来自于发达国家,经济学的话语权基本上还是掌握在发达国家。但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中国“问题”正在成为世界话语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世界一流学者开始转向对中国问题的关注和研究,广义的“中国学”热正在方兴未艾,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国际学者的兴趣和关心。

  中国问题的话语权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一个基本的事实就是,中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索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和“中国奇迹”,既大大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也使得中国经济发展问题成为世界经济研究关注的热点之一,因此,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强势崛起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拓展,中国的经济学研究必然要求与国际接轨,中国的经济学也要在国际视野中发出自己的声音,中国的经济学最终要在国际视野中拥有自己的话语权,唯有如此,中国经济学才能够在上述理论争论中不断得到创新和发展,也才能够真正实现中国经济学的国际化和现代化。

  我们应当看到,中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可以用“前无古人的壮举”来形容,这个“壮举”已经为经济学理论体系提出了一系列理论上的难题和实践中的问题,有些难题和问题实际上在传统经济学理论体系中找不到解释的根据,这本身需要做进一步的探索和回答;有些难题和问题实际上还与所谓“标准的理论范式”发生不一致,但是在中国的实践中已经证明是正确的。我们认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发展的经验一定在许多问题上进一步去验证、充实和完善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实践本身一定会创造出许多重要的理论和概念体系,这也预示着中国一定能够为世界经济学研究和理论创新做出自己的贡献,在世界经济学发展中发出中国的声音,留下中国的烙印。

  中国经济学的发展正在开始进行国际学术对话和交流,这是中国经济学发展的一个进步。但是我们也看到在这样的国际学术交流和对话中,经常发生各种各样的概念与范式的摩擦。伴随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的转型,中国的经济学研究范式正在发生着多元分化的态势,无论从研究对象,还是从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体系来看,可以认为中国的经济学目前正处在一个特殊的转型时期。具体表现为,一是学术界的课题讨论完全摆脱了传统体制下“一元论”的学术讨论体制,对同样的一个话题,人们既可以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范式进行分析,也可以从西方经济理论范式进行分析和探讨,这样的分析实际上有助于人们从不同角度来分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二是经济学家不仅吸收和学习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也注意接受和吸收西方经济学理论概念及其前沿动态,特别是现在的绝大多数经济理论工作者,他们不仅拥有雄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也拥有扎实的西方经济理论基础,所以这就决定了人们对经济问题的探索和分析从观念上一定是多维的;三是当代的中国经济学研究方法已经出现了多元化,既强调经济理论研究的理论分析和规范研究,更注意对经济现实问题的定量分析和实证研究。

  但是,需要我们冷静的是,当我们提出上述种种转变和经济学在中国所取得的进步的同时,这并不是说中国的经济学研究已经实现了现代化目标,就已经能够和国际经济研究学接轨了,能够进行国际对话了。而问题恰恰在于,也许因为目前经济学在中国的研究范式出现了上述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实际上也产生了许多的混乱,许多是经济学早已经有定论的问题,却引起了人们的无休止的争论,如经济学究竟是研究什么的?它是一门注重实证性研究的学科,还是一门注重规范性研究的学科?甚至由于多元化研究范式和思维方法,使得人们会在许多经济学的基础理论问题上发生争论。这样的争论似乎从表面上有助于推动学术繁荣,推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是实际上产生了许多混乱甚至学术讨论的不规范。

  实际上,经济学在中国的多元化演进以及人们的多元化的讨论,也使得目前的中国经济学研究范式出现形成含义不清、概念模糊的只有自己能够理解的学术规范、概念、理论体系以及研究方法,而在中国经济学尚无拥有自己的话语权的情况下,这一整套学术规范和相关概念实际上与国际经济学研究范式是不相一致的,在国际学术界的对话与交流中显得有些“另类”。

  因此,从根本上看,中国经济学目前出现的“另类”本身不是问题,关键在于当前中国的经济学在国际学术交流中没有自己的话语权。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正在一定程度和意义上改变或者影响着世界经济,正在对世界的和平、稳定和发展产生着十分深刻的影响和意义;同样,中国的经济学也一定会在世界经济学发展中产生重要的影响和意义。从这一点上说,中国经济学一定要发挥自己的影响力。我们不需要“话语霸权”,但是需要有自己的话语权。


作者:权衡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