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忘记诺贝尔奖吧,去享受科学的快乐(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8日10:03 海峡网-厦门日报

  厦大的世界 世界的厦大

  85周年校庆全程记录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大卫·格罗斯昨日反复强调,人们不应该为了得奖才搞研究

  

忘记诺贝尔奖吧,去享受科学的快乐(图)

  本报讯 (记者 佘峥)昨日,在兴致勃勃地讲了一场时间长达两个多小时、有关物理学未来的报告之后,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大卫·格罗斯被问及了一个很多中国人都想知道的问题:什么时候中国的科学家能获得诺贝尔奖?

  这位美国科学家最终给了一个答案:对于从事科学的人来说,还是忘记诺贝尔奖,好好享受科学吧!

  在32岁时发现了强相互作用理论中的“渐近自由”现象,现年65岁的格罗斯和他的学生以及另一位美国人分享了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但是获奖距离他们提出这一现象的时候,已经过去了31年。

  格罗斯是此次厦大85周年校庆诺贝尔奖获得者讲座六位演讲人之一,他昨天的演讲题目是《物理学未来的25个问题》。

  格罗斯说,过去25年到35年中,物理学取得了巨大进展,但同时人们面临的未知事物同样增多。他将这些“未知”归纳为当前物理学面临的25个问题,认为它们将引导物理学未来的发展。

  他用了两个多小时,眉飞色舞地介绍了25个问题,涉及宇宙起源、暗物质、暗能量、星体形成、广义相对论、量子力学、量子计算机、理论生物学、基因组学和计算物理学等。有一些问题是比较通俗易懂的,例如宇宙是怎么开始的,有可能在幼儿期测量到意识的发生吗,等等。

  在提问时间,有一位学生站起来问:什么时候中国的科学家能获得诺贝尔奖?这个问题引起了一阵笑声。因为此前在许多场合,类似的问题都被拿出来讨论过。

  在笑声中,格罗斯的回答很客气:你们有这么多充满热情并立志从事科学的聪明年轻人,有政府对高等教育、基础研究的重视,中国科学家一定会得到诺贝尔奖的。

  停顿了片刻,他紧接着说,事实上,无论在哪里,获得诺贝尔奖都不是科学研究的目的,也不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好理由。研究科学的目的在于你能得到你要的。

  最后,格罗斯对着台下以厦大物理系学生为主的听众说,对于你们这些年轻人来说,还是忘记诺贝尔奖吧!去享受科学的快乐、享受学习的快乐、享受解决问题的快乐!

  新闻背景

  格罗斯的大发现

  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的发现表面上看起来是完全矛盾的。他们的计算结果的解释是:夸克之间越接近,强作用力越弱。当夸克之间非常接近时,强作用力是如此之弱,以致它们完全可以作为自由粒子活动。这种现象叫做“渐近自由”,即渐近不缚性。与此相反,当夸克之间的距离越大时,强作用力就越强。这种特性可以比喻为一种橡皮圈,橡皮圈拉得越长,力量就会越大。

  夸克是自然界中最小的基本粒子。三位获奖者对夸克的研究使科学更接近于实现它为“所有的事情构建理论”的梦想。一些专家指出,通过了解夸克间相互作用力的性质,就有可能找到打开自由夸克的办法。如果能够合理利用夸克内部的强作用能,那么人类就有可能获得比核能还要大得多的能量,相关研究将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佘峥 整理)

  链接:大师与本报记者对话:知道的越多,不懂的越多(来源:厦门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